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溪棹歌》
《兰溪棹歌》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ánzhào
táng / dàishūlún

liángyuèméiguàliǔwānyuèzhōngshānjìngzhōngkàn

lánsāntáohuābànláishàngt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鲤鱼(lǐ yú)的意思:比喻人通过努力和机遇,成功地突破障碍,达到更高的境界。

凉月(liáng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因为秋天的月亮较为清冷,所以称之为凉月。

柳湾(liǔ wān)的意思:指人们心情舒畅、身心愉悦的状态。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中山(zhōng shān)的意思:中山指的是中央和山脉,比喻权力的中心,也可以表示地位崇高的人。

中看(zhōng kàn)的意思:形容程度不高,只是尚可。

桃花雨(táo huā yǔ)的意思:指桃树开花时,花瓣像雨一样飘落的景象。比喻美女众多,令人眼花缭乱。

注释
凉月:新月。
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
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三日:三天。
翻译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凉月如眉挂柳湾",这里用“凉月”形容夜晚的明月清凉而静谧,以“眉”来比喻月亮的弯曲和细长,配合“挂”字,给人一种悬挂于空中的感觉,而“柳湾”则是河流中的一处风景,如同一幅画一般。"越中山色镜中看",这里的“越中山色”指的是越地(今浙江、江苏一带)的山川之色,是一种深远而神秘的自然颜色,而“镜中看”则是通过镜子来观赏这份风光,把外在的景物映照其中,既强调了景色的清晰,也隐喻着诗人对美景的细致观察和内心的深刻体验。

"兰溪三日桃花雨",这里“兰溪”是地点名,而“三日桃花雨”则描绘了一场持续三天的桃花盛开并伴随细雨的情境。桃花之美在于它的娇艳与短暂,这里通过“三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周期,同时也让人联想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半夜鲤鱼来上滩",“半夜”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而“鲤鱼来上滩”则是对动态景象的描绘,通过鲤鱼跃出水面的生动场面,突出了生命力和活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独特感受。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而不失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寄徐晦

鄠陂鱼美酒偏浓,不出琴斋见雪峰。

应胜昨来趋府日,簿书床上乱重重。

(0)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

坐啸人事闲,佳游野情发。

山门送落照,湖口升微月。

林寻猿狖居,水戏鼋鼍穴。

朔风吹飞雁,芳草亦云歇。

(0)

杂曲歌辞.金殿乐

入夜秋砧动,千声起四邻。

不缘楼上月,应为陇头人。

(0)

吊栖白上人

今古遰相送,几时无逝波。

篇章名不朽,寂灭理如何。

内殿留真影,闲房落贝多。

从兹高塔寺,惆怅懒经过。

(0)

到处即闭户,逢君方展眉。

(0)

祈真坛

玉瓮瑶坛二三级,学仙弟子参差入。

霓旌队仗下不下,松桧森森天露湿。

殿前寒气束香云,朝祈暮祷玄元君。

茫茫俗骨醉更昏,楼台十二遥昆崙。

昆崙纵广一万二千里,中有五色云霞五色水。

何当断欲便飞去,不要九转神丹换精髓。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