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山》
《华山》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

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

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

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背流(bèi liú)的意思:指逆流而上,违背潮流。

夹白(jiā bái)的意思:指话中掺杂着别人不愿听或不该听的话。

青霭(qīng ǎi)的意思:形容山水或景色迷蒙、朦胧。

山相(sh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山势、山形。

他山(tā shān)的意思:指别人的经验和见解,可以作为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相向(xiāng xiàng)的意思:互相朝着相同的方向或目标前进。

倚天(yǐ tiān)的意思:依靠天地之力量,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注释
谁将:疑问代词,指不确定的人,询问是谁。
倚天剑:传说中的神剑,形容极其锋利且威力巨大。
削出:用刀剑等锐器切削,此处指造就、塑造。
倚天峰:高耸入云的山峰,以其直插云霄的形象命名。
众水:众多的水流、溪流。
背流:流向相反,此处指水流离开倚天峰的方向。
急:形容水流速度快,急速。
他山:指除倚天峰之外的其他山峰。
相向:面对面,朝着同一个方向。
重:形容山峦重重叠叠,密集且高大。
树:树木。
黏:粘附,形容树木与雾气紧密相连的样子。
青霭:青色的雾气,常用来描绘山间清晨或湿润环境中的自然景象。
合:融合,此处指树木与雾气融为一体。
崖:山崖、悬崖。
夹:从两旁紧紧夹住。
白云:白色的云朵。
浓:形容云层浓厚,密度大。
一夜:一个夜晚的时间。
盆倾雨:形容雨量极大,如同将整个盆子的水倾倒下来。
前湫:前面的深潭、湖泊。
起:升起、出现。
毒龙:神话传说中的凶猛龙类,常象征邪恶力量或灾难。
翻译
是谁手持倚天长剑,削出了高耸入云的倚天峰。
众多溪流在此疾速背离而去,对面的群山重重叠叠相对而立。
树木仿佛粘连着青色的雾气交融一体,悬崖两侧夹裹着浓厚的白云。
一夜之间如同倾倒的大盆雨水,前方的深潭中竟升起了一条凶猛的毒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雄伟景象。开篇“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两句,以奇特的想象力展现了华山拔地而起、直指云霄的壮观。"众水背流急, 他山相向重"表达了华山与众水相对峙立,山势峻急,给人一种力量和压迫感。

接着“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两句,则描绘了山间的密林与云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神秘莫测的氛围。最后,“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则以动态的语句描写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以及之后激昂澎湃的水势,如同凶猛的毒龙一般。

诗人通过对华山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壮阔和深邃。此诗语言生动,想象力丰富,是一首意境辽远、情感强烈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凯歌乐词九首·其四下江东

举国全兵失要冲,可无一策抗元戎。

细推馀百年来事,合册江神拜上公。

(0)

次张正卿平江伯见赠

车马匆匆不我过,诗书亹亹奈君何。

邻墙烛影夜未艾,客路梅花春渐和。

佳士逢时文苑传,小人有分力田科。

支颐送远阳湖上,急雪回风生意多。

(0)

王宽斋送菊·其二

忆与诸贤入醉乡,黄金得意买秋光。

微红淡白相辉映,遮莫雨来深院荒。

(0)

为陶吉甫赋心山

世事关心心在山,爱山终欲共高閒。

三茅岭上白云晚,五柳篱边飞鸟还。

与物生来无住着,何时到处便跻攀。

幽人雅处吾能识,隐几原非似石顽。

(0)

题友人所藏明妃图

臂香骨沁守宫虐,金锁重门怨银钥。

深宫有眼不识春,昼长时听云间乐。

平生所见惟监宫,今朝岂期见画工。

君王知画不知妾,薄命已分如秋蓬。

黄沙漫漫天无穷,惊飙吹老红芙蓉。

穹庐明日又何处,此生遂负南归鸿。

和亲纳侮号上策,建议诒谋娄敬责。

妾身虽苦免主忧,犹胜专宠亡人国。

关山寥落梦亦迷,嫁鸡正尔随鸡飞。

人间生女莫望贵,只可近作田家妻。

琵琶声断霜天月,青冢至今青不歇。

后来却有蔡文姬,千古胡笳辱哀拍。

(0)

至龙潭驿

野草山花知姓字,人生踪迹似浮萍。

帆冲细雨空江白,鸟没长淮远树青。

今夜故人离水驿,明朝别酒尽沙瓶。

匆匆又入丹阳去,暮鼓晨鸡已候听。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