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愁城(chóu ché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忧虑,苦恼重重的状态。形容心情沉重,愁苦不堪。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花洒(huā sǎ)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变得繁荣、繁华。
街头(jiē tóu)的意思:指在街道上,特指在大街小巷、市井之间。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辇下(niǎn xià)的意思:指在车辇下面,形容地位卑下、身份低微。
青灯(qīng dēng)的意思:指年轻时期的学习和求学时光。
洒泪(sǎ lèi)的意思:洒泪是指流泪、哭泣。
上心(shàng xīn)的意思:用心关注、认真对待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铁马(tiě mǎ)的意思:指坚固、可靠的交通工具或战马。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心情(xīn qíng)的意思:指人的感情状态或内心感受。
银花(yín huā)的意思:指冬天里飘落的雪花。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中岁(zhōng suì)的意思:指年龄在中间的岁数,即中年。
- 注释
- 铁马:指战马。
陆倕《石阙铭》:“铁马千群。
”银花:花炮。
戏鼓:指蒙古的流行歌曲,鼓吹杂戏。
故国:本意是“故都”,这里兼说“故宫”,连下高台。
辇下:皇帝辇毂之下,京师的代称,犹言都下。
三句分说:宋亡以后临安元宵光景,自己避乱山中,宋室漂流海上。
- 翻译
- 到处都是披着毛毡的蒙古骑兵,亡国后,人们去观看上元灯市,花灯好像也伴人洒泪。春天来到这座悲惨的城市,元军在街头打着鼓、耍把戏,横笛吹奏起蒙古的腔调,哪里有一点儿春天的光景?耳闻目睹,心头不是滋味!
在微弱的灯光下叹息,悲伤无聊的生活把人折磨,在这明月高悬的上元灯市,我十分留恋沦陷的楼台房舍。那令人眷恋的临安都城的风景,那隐居山林的寂寞岁月,那逃往海滨的小朝廷的君臣,怎么进行抗敌斗争,复兴祖国?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之情,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对故土的思念。"铁马蒙毡,银花洒泪"一句,通过对铁马和雪花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战争的荒凉与自然界的悲凉,似乎连大自然也在为往日的繁华而哭泣。"春入愁城"则表明随着季节的更替,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愁绪,因为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这里却是愁绪满怀。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这几句,通过对音乐和节奏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环境与往日美好记忆之间的强烈对比。笛子吹出的不是欢快的乐曲,而是充满异族风格的声音;街头的鼓声也不是喜庆的节拍,而是戏剧性的表演,这一切都不是纯粹的歌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和谐与失落。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一句,诗人在孤独中回望着自己的祖国,月光洒满高台,那份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这里的“青灯”可能象征着夜深人静时分的寂寞和思索。
最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概括。他所经历的是辚辚有声的车轮带来的风景变化,是山中静谧而又长久的时光流转,以及海洋般广阔且深邃的情感波动。这一切构成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他试图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哀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别江陵王少府
迢迢山上路,病客独行迟。
况此分手处,当君失意时。
寒林远路驿,晚烧过荒陂。
别后空回首,相逢未有期。
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酹江月
仙风道骨,颠倒运乾坤,平分时节。
金木相交坎离位,一粒刀圭凝结。
水虎潜形,火龙伏体,万丈毫光烈。
仙花朵秀,圣男灵女扳折。
霄汉此夜中秋,银蟾离海,浪卷千层雪。
此是天关地轴,谁解推穷圆缺。
片晌功夫,霎时丹聚,到此凭何诀。
倚天长啸,洞中无限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