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秉忠的《乾荷叶》以荷叶为题,描绘了荷叶在秋日的景象,充满了深秋的萧瑟与静美。
“乾荷叶,映枯蒲。” 开篇即以“乾”字点明荷叶干枯的状态,与周围的枯蒲相映衬,营造出一幅秋日荒凉的背景。荷叶虽已干枯,但依然挺立,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
“柄折难擎露。” 荷叶的茎干已经折断,无法再支撑起上面的露水,露珠滴落,形象地表现了荷叶的衰败之态。
“藕丝芜。” 藕丝在这里象征着荷叶下残留的藕根,即使在枯萎的荷叶中,藕根仍然顽强地生长着,隐喻着生命的延续和不屈。
“倩风扶。待擎无力不成珠。” 面对微风,荷叶试图重新挺立,但力量已尽,无法将露珠凝聚成珠,只能任其散落。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荷叶以情感,展现了它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脆弱。
“难盖宿、滩头鹭。” 最后一句点明了荷叶的最终命运——无法为滩头的鹭鸟提供遮蔽,预示着生命的终结。整首诗通过对荷叶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与脆弱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元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迁居西湖普贤院寄自省上人
十亩方塘四岸榕,夕阳初尽月生东。
不嫌瘴地无家别,犹喜山房有路通。
宁使五尘长我缚,得超三界与师同。
迁居却作安居计,病入残年两耳聋。
送吴景山宫教供职
先生辞太学,得邑治阳羡。
仁义稍施设,浇浮遂丕变。
讼庭寂无事,案几闲笔砚。
青山落樽酒,白鸟聚畦甸。
长桥跨空碧,溪光拖晴练。
追随斩蛟处,想象昔人见。
高吟壮魂魄,老句掣惊电。
休焉聊自放,性理还吾善。
忽闻新天子,下诏罗俊彦。
教由宗族先,六经咨讲辨。
先生应诏起,肝胆露万卷。
制度惟日新,渐磨岂闻倦。
长苗忌速揠,良金务多鍊。
杳杳青云衢,阔步从兹践。
朝登诸王府,暮侍金銮殿。
勿兴山水思,固有夔卨愿。
寄声阳羡人,棠阴有馀恋。
赠辨才宗衍大师
开帆出长淮,泊舟近禅刹。
仰瞻窣云塔,俯压神物穴。
衍语如悬河,事从古先说。
欣闻佛力圣,降魔未尝杀。
尔来居几年,戒履皎霜雪。
领徒三百人,昼饭天厨说。
重重殿阁阴,清爽无六月。
固知出世缘,了与俗士别。
此生犹孤蓬,惊风畏飘瞥。
长林宿鸟尽,而我归路绝。
出处既不同,净社无由结。
三叹复何言,疏钟云外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