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乾荷叶》
《乾荷叶》全文
元 / 刘秉忠   形式: 词  词牌: 乾荷叶

乾荷叶,映枯蒲。柄折难擎露藕丝芜。倩风扶。

待擎无力不成珠。难盖宿、滩头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枯蒲(kū pú)的意思:指草木干枯,没有生机。

藕丝(ǒu sī)的意思:比喻关系密切,难以分割的亲密关系。

擎露(qíng lù)的意思:擎露意为托举着露水。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托举天地间的一切。

滩头(tān tóu)的意思:滩头是指河滩或海滩的前端。在成语中,滩头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起点或是某个事情的开端。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折难(shé nán)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障碍时,能够克服并取得成功。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秉忠的《乾荷叶》以荷叶为题,描绘了荷叶在秋日的景象,充满了深秋的萧瑟与静美。

“乾荷叶,映枯蒲。” 开篇即以“乾”字点明荷叶干枯的状态,与周围的枯蒲相映衬,营造出一幅秋日荒凉的背景。荷叶虽已干枯,但依然挺立,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

“柄折难擎露。” 荷叶的茎干已经折断,无法再支撑起上面的露水,露珠滴落,形象地表现了荷叶的衰败之态。

“藕丝芜。” 藕丝在这里象征着荷叶下残留的藕根,即使在枯萎的荷叶中,藕根仍然顽强地生长着,隐喻着生命的延续和不屈。

“倩风扶。待擎无力不成珠。” 面对微风,荷叶试图重新挺立,但力量已尽,无法将露珠凝聚成珠,只能任其散落。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荷叶以情感,展现了它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脆弱。

“难盖宿、滩头鹭。” 最后一句点明了荷叶的最终命运——无法为滩头的鹭鸟提供遮蔽,预示着生命的终结。整首诗通过对荷叶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与脆弱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元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作者介绍
刘秉忠

刘秉忠
朝代:元   字:仲晦   号:藏春散人   籍贯: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生辰:1216-1274年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猜你喜欢

题苏紫霞选仙集后二首·其二

知君本是紫霞仙,梦入瑶池泛酒船。

功行已成真驭远,却嗟尘世阅遗篇。

(0)

圆山谢雨二首·其一

牲牷报祀入圆山,赫赫神功指顾间。

水满大田甘雨足,龙归深涧宿云閒。

乐声自和松声奏,玉色遥瞻酒色殷。

安得梦魂陪逸驾,更传仙句落人寰。

(0)

迁居西湖普贤院寄自省上人

十亩方塘四岸榕,夕阳初尽月生东。

不嫌瘴地无家别,犹喜山房有路通。

宁使五尘长我缚,得超三界与师同。

迁居却作安居计,病入残年两耳聋。

(0)

排闷呈元舆

交态非今薄,人情自古难。

敝裘甘我老,雄剑请君弹。

魂逐云峰断,心依酒海宽。

百年能几许,日月似跳丸。

(0)

送吴景山宫教供职

先生辞太学,得邑治阳羡。

仁义稍施设,浇浮遂丕变。

讼庭寂无事,案几闲笔砚。

青山落樽酒,白鸟聚畦甸。

长桥跨空碧,溪光拖晴练。

追随斩蛟处,想象昔人见。

高吟壮魂魄,老句掣惊电。

休焉聊自放,性理还吾善。

忽闻新天子,下诏罗俊彦。

教由宗族先,六经咨讲辨。

先生应诏起,肝胆露万卷。

制度惟日新,渐磨岂闻倦。

长苗忌速揠,良金务多鍊。

杳杳青云衢,阔步从兹践。

朝登诸王府,暮侍金銮殿。

勿兴山水思,固有夔卨愿。

寄声阳羡人,棠阴有馀恋。

(0)

赠辨才宗衍大师

开帆出长淮,泊舟近禅刹。

仰瞻窣云塔,俯压神物穴。

衍语如悬河,事从古先说。

欣闻佛力圣,降魔未尝杀。

尔来居几年,戒履皎霜雪。

领徒三百人,昼饭天厨说。

重重殿阁阴,清爽无六月。

固知出世缘,了与俗士别。

此生犹孤蓬,惊风畏飘瞥。

长林宿鸟尽,而我归路绝。

出处既不同,净社无由结。

三叹复何言,疏钟云外灭。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