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州歌二十首·其八》
《越州歌二十首·其八》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鲁港当年傀儡场,六军尽笑贾平章

三声锣响三更后,不见人呼大魏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傀儡(kuǐ lěi)的意思:指被人操纵或控制的人,没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行动能力。

六军(liù jūn)的意思:指六个军队,也用来形容庞大的队伍。

平章(píng zhāng)的意思:指官员平日里对朝廷政务的处理,也可用来形容平时处理事务的能力。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傀儡场(kuǐ lěi chǎng)的意思:指被人操纵、控制的人或事物。

注释
鲁港: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
傀儡场:旧时表演木偶戏的场所。
六军:古代对朝廷军队的统称,这里可能指皇帝的禁卫军。
贾平章:可能是某位官员的名字,被嘲笑的对象。
锣响:锣声。
三更:古代夜晚的三个时辰之一,相当于现在的深夜。
大魏王:可能是一个虚构或历史上的君主,此处作为呼唤对象。
翻译
当年在鲁港的地方曾是傀儡戏的场所,六军士兵都嘲笑贾平章。
锣声响起三次,已经是深夜三更时分,却见不到有人呼唤大魏王。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场景与表达个人情感的诗句,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开篇“鲁港当年傀儡场”,设定了一个时空背景,将读者带入到那个时代的娱乐活动中。“六军尽笑贾平章”则是对那一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示了一种戏谑与嘲讽的态度。这里的“六军”可能指的是官军或士兵,而“贾平章”则是一个历史人物,此处被描绘成一个被人嘲笑的对象。

接着,“三声锣响三更后”,通过锣声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氛围。最后一句“不见人呼大魏王”,则流露出诗人对往昔时代的怀念与对英雄人物的渴望。在这里,“大魏王”很可能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代表着一种强大的力量和美好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时代的怀旧情怀,同时也透露出某种对现实的不满与对英雄人物的向往。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和元京兄赋蘋花

一春观物眼,红紫厌缤纷。

此水浮明玉,何人剪白云。

惠风游汉女,吉日礼湘君。

地僻应无是,留花混藻芹。

(0)

道傍水行可爱

寒风鸣岁阴,芸物已归静。

郊原何萧瑟,松竹自清整。

道傍足幽意,林屋甚井井。

鸡犬在篱落,沙水暮光映。

古来奇逸士,往往托兹境。

吾行将安得,怅望沧水永。

(0)

雪夜叹

折竹声相闻,想见雪深尺。

愁杀小臣心,桥山葬明日。

(0)

挽南安钱知军佖·其一

风雅犹家学,精明独吏师。

与人无轸域,于道不磷缁。

天理终堪信,乡评久更思。

见公虽已晚,恸哭为相知。

(0)

发嘉州答张倅用前韵

主人今代岑嘉州,倦客当年马少游。

即是孤帆行万里,空怀一日过三秋。

酒边风味春生坐,笔底词源峡倒流。

浪有梅花烦驿使,转头陈迹遣人愁。

(0)

句·其二

朱衣吏引上骊山。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