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虚静夜,忆别损清娱。
径坏转鲜叶,岩寒尚碧芜。
息檐唯旅燕,映树有垂蛛。
这首诗名为《不眠》,由清代诗人王采薇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思绪万千,回忆起与他人的离别,内心感到无比的失落和哀伤。
首句“不眠虚静夜”,点明了时间背景——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却无法入睡。接着,“忆别损清娱”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因回忆起与他人的离别而消磨了往日的乐趣。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月芒生镜匣,露颗杂帘珠”,月光如细芒般洒在镜匣上,露珠点缀在帘珠之间,这些细腻的描绘,既展现了夜晚的美丽,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径坏转鲜叶,岩寒尚碧芜”,小径上的叶子已经凋零,岩石在寒风中依然保持着碧绿的颜色,这些自然界的变迁,仿佛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息檐唯旅燕,映树有垂蛛”,屋檐下只有过客般的燕子停留,树影中垂挂着蜘蛛网,这些孤独的生物,似乎也在诉说着诗人的寂寞。
最后,“夜夜梅枝下,迎寒减病躯”,每晚都在梅花树下迎接寒冷,身体逐渐变得虚弱,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身体的状况,也象征着他心灵的疲惫与脆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因离别之痛而产生的孤独、哀愁和对生活的无奈感。王采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自然景象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