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怀二首·其二》
《书怀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薄宦爬沙地,平生不施

才名将底用,齿发如斯

笑书汗马,谁今手不龟。

惟馀五色笔,忍赋四愁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薄宦(bó huàn)的意思:指官职低微,地位卑贱。

不施(bù shī)的意思:不施意味着不施加、不使用、不施展等。它强调不采取行动或措施,以达到某种目的或解决问题。

才名(cái míng)的意思:指才华出众的人的名声和声誉。

齿发(chǐ fà)的意思:指牙齿长出来,比喻年龄小,年轻有为。

汗马(hàn mǎ)的意思:指辛勤劳动,尽心尽力。

名将(míng jiàng)的意思:指在军事或者其他领域中具有卓越才能和出色表现的将领或人才。

爬沙(pá shā)的意思:指做事不踏实,不认真,表现出敷衍了事的态度。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如斯(rú sī)的意思:如此,这样

色笔(sè bǐ)的意思:形容文笔华丽、修辞丰富的文字。

沙地(shā dì)的意思:沙漠中的一片地区,形容荒凉、贫瘠的土地。

生一(shēng yī)的意思:指生命的开始或者创造的起点。

四愁(sì chóu)的意思:四种忧愁,指人生中的四大忧虑。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笑书(xiào shū)的意思:笑书是指书籍或文章中的内容让人发笑,具有幽默的特点。

四愁诗(sì chóu shī)的意思:

诗篇名。 东汉 张衡 作。 衡 借诗寓意,抒发心烦纡郁之情。诗分四章,每章七句,每句七言,初具了七言诗的形式。后用以指抒发忧郁情怀的诗篇。 唐 皇甫冉 《刘方平西斋对雪》诗:“自然堪访 戴 ,无復四愁诗。”

五色笔(wǔ sè bǐ)的意思:形容文笔优美,多姿多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书怀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他以“薄宦爬沙地”形容自己的官微职卑,如同在艰难环境中挣扎;“平生一不施”则表示自己一生没有多少机会施展才华。诗人感叹岁月匆匆,“齿发欻如斯”,感叹时光易逝,自己已老去。

接着,诗人自嘲地说:“自笑书汗马”,意为自己空有读书之志,却未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如今连手都因年老而变得龟裂。最后,他以“惟馀五色笔,忍赋四愁诗”作结,表达出虽然只剩下一支五彩斑斓的笔,但仍忍不住要写下充满忧愁的诗篇,流露出内心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反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次韵宿弘恩寺

残阳投古寺,乘月访高僧。

佛土风尘净,禅心池水明。

玄关欣妙悟,白首绊浮名。

半榻三生幸,千缘一芥轻。

(0)

新中驿夜雨

即次昏黄雨,潇潇夜未停。

孤灯烧欲暗,宿酒醉初醒。

辗转那能寐,淋淫不忍听。

何如飞梦去,绕我故山亭。

(0)

淮村八景·其二朱寺晓钟

山僧睡欲足,携鲸戏蒲牢。

疏星带残月,殷殷来曙号。

惊风吹落仙台高,云际袅袅回林皋。

大千种种尘梦劳,虚空一破无秋毫。

(0)

更漏子

楚天低,云叶莹。飞过画楼还凝。兰口蹙,雪牙攒。

一声春月寒。灯才莹。香初烬。又被子规催紧。

最是你,柰何人。临岐波眼频。

(0)

晨发真定怀归有作用前体

震方望欲鼌,烂然明银海。

天高湛霜气,大陆澄霞彩。

方欣全赵胜,更惭魏多垒。

衰谢混俗宜,飞扬雄心改。

伊昔蒙国书,时维帝元载。

牧冀缺远图,家吴起深悔。

疲马良念归,长林放麋在。

筹边让群乂,勤王济真宰。

挂冠亦由余,何求复何待。

(0)

五老峰

前年踏雪匡庐过,今年暮春游太和。

五峰老人如旧识,不似当年白发多。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