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诗和夏彝仲韵·其一砧声》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冯鼎立的《八声诗和夏彝仲韵(其一)砧声》,描绘了秋夜砧声的凄清与哀愁,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意境。
首句“碧鸳瓦上乍凝霜”,以“碧鸳瓦”点明地点,暗示着高雅的居所,而“乍凝霜”则渲染出初冬时节的寒冷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风送疏砧和漏长”一句,通过“风”、“疏砧”和“漏长”的交织,不仅描绘了砧声在风中飘荡的情景,还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融入其中,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岁岁空教心力尽”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年复一年劳作却无果的感慨,蕴含着深深的无奈与悲哀。最后,“此声传不到渔阳”一句,运用典故,借“渔阳”之地,象征远方或不可及之处,强调了砧声虽响彻四周,却无法传递到更远的地方,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使得全诗的意境更为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