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见孟侍郎》
《送僧见孟侍郎》全文
宋 / 释普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秋月半山云,来谒维摩有因

特见岭梅一朵,也应知道不干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ēngjiànmèngshìláng
sòng / shìyán

sānqiūyuèlěngbànshānyúnláiwéiyǒuyīn

jiànlǐngméikāiduǒyìngzhīdàogānchū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山(bàn shān)的意思:指山脚下或山的一半处。也用来形容位置不高、等级不高或程度不深。

不干(bù gà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

岭梅(lǐng méi)的意思:指两者不相上下,或者指两者相得益彰。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特见(tè jiàn)的意思:特殊的、罕见的

维摩(wéi mó)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放弃努力,坚持到底。

一朵(yī duǒ)的意思:指同类中的一朵,表示在众多相似的事物中突出出众的一份。

有因(yǒu yīn)的意思:有原因、有缘由。

知道(zhī dào)的意思:了解、明白某事物的意义或情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送僧见孟侍郎》,是宋代僧人释普岩所作。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月色清凉,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暗示了僧人前来拜访孟侍郎定有其特殊的原因。诗人以岭上梅花独自开放为喻,表达出即使在看似与春天无关的季节,僧人的来访也带来了某种特殊的启示或讯息。整首诗寓含禅意,通过自然景色和梅花的象征,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适时而来的智慧之感。

作者介绍

释普岩
朝代:宋

释普岩(一一五六~一二二六),字少瞻,号运庵,俗姓杜,四明(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二十六年生。早年落发。初与石鼓夷公谒无用全公等老宿。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参叩松源崇岳禅师,并从松源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松源引居饶之荐福,明之香山、苏之虎丘、杭之灵隐、报慈,后回乡居四明运庵。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在平江府宝华山受镇江大圣普照寺请出世。后移住真州报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场山护圣万寿寺。理宗宝庆二年卒。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卓牌子令.立秋日作

池荷锁残粉。池畔立、西风渐紧。

无意画出秋容,便任新月牵愁,暮寒欺鬓。

相忘终不忍。拌独对、菱花瘦损。

拟待小阁重凭,紫萸堪插,归鸿定还成阵。

(0)

海棠春令.立下荐樱桃,感寄。是日寒甚

骤疑西蜀筠笼至。感身受、飘蓬况味。

细雨湿帘旌,归燕知寒意。玉人拈著和愁倚。

想红豆、匀圆正似。碎却赤瑛盘,泻作燕支泪。

(0)

迎春乐.和清真

霞明绮户云生屋。说情事、耳先熟。

恨人间、岁月波流速。除燕燕、雕梁宿。

堆几新词同笋束。又愁见、垂杨初绿。

万一许重逢,须信道、身如玉。

(0)

一叶落

一叶落。西风恶。远人似叶更飘泊。

露零屐齿寒,徘徊阑干角。阑干角。影动秋千索。

(0)

金缕曲.题迭更司所箸双城记。适读迦陵词,即用其韵

地偪天无罅。叹微生、于中虱处,鬼门人鲊。

少日周旋多游侠,臂箭腰弓驰射。

快呼酒、汉书能下。

喷沫高谭罗兰辈,气崚嶒、却笑旁人怕。

今有口,壁间挂。一编展对凉如洒。

纪千年、双城鬼蜮,笔端有画。

恩怨都凭翻覆手,瞥眼浮云野马。

因果律、何殊铁打。

细数断头台上客,被人残、元是残人者。

金鉴在,正堪藉。

(0)

临江仙.花朝前二日戏歌自寿

我愿阳春行有脚,微生草木周全。

弹蕉颂橘两无缘。不如归隐处,造物共陶甄。

四序常教除肃杀,化为胡蝶蹁跹。

长红小白各嫣然。东皇应属我,生在百花先。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