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倾邺苑多残瓦,凤没漳河失故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边(bàn biān)的意思:指一个整体的一部分,也可表示某个方面或某个人的一方面。
风马(fēng mǎ)的意思:指风和马,比喻风驰电掣,速度极快。
高意(gāo yì)的意思:指高尚的情意、崇高的意愿。
红日(hóng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代表光明和希望。
平野(píng yě)的意思:平野指的是平坦的大地,没有山丘或者丘陵。在成语中,平野常常用来形容平静、平稳的状态。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山溪(shān xī)的意思:指山中的小溪流,比喻平凡、朴素、清新的品质或者生活方式。
胜事(shèng shì)的意思:指成功的事情或好事情。
危磴(wēi dèng)的意思:形容地势险峻,道路崎岖艰险。
邺苑(yè yuàn)的意思:指被困闭的地方,比喻被限制自由的状态。
远目(yuǎn mù)的意思:指眼光远大,具有远见和洞察力。
云梯(yún tī)的意思:云梯是指用于攀登高山或者陡峭悬崖的梯子。在引申意义上,云梯也指的是解决困难或者突破障碍的方法或手段。
- 翻译
- 古老的山丘连接着险峻的石阶直通云端,极目远望让人心神迷离。
广阔的北方原野上千里绿色荒草连绵,夕阳西下照在乱峰之上显得杂乱无章。
昔日邺城的高台如今只剩残破瓦砾,凤凰消失的漳河堤岸已不复旧时风貌。
接近边塞的春天郊野没有什么美景可言,只有瘸腿的马匹和风中的落叶遍布山溪。
- 注释
- 古丘:古老的山丘。
危磴:险峻的石阶。
云梯:直通云端的阶梯。
远目:极目远望。
绿芜:绿色荒草。
平野:广阔的平原。
半边红日:夕阳。
乱峰:杂乱的山峰。
台倾:高台倾斜。
邺苑:古代邺城。
残瓦:残破的瓦砾。
凤没:凤凰消失。
漳河:河流名。
失故堤:堤岸不再如故。
近塞:接近边塞。
春郊:春天的郊野。
无胜事:没有美景。
跛䍧风马:瘸腿的马。
满山溪:遍布山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古旧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工遗迹的描述,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开篇“古丘危磴接云梯”两句,以险峻的山丘和高耸入云的石阶作为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遥远过去事物的眺望和向往,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接着“远目临高意自迷”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观赏这些景象时的心理活动,似乎被眼前的壮丽所吸引而迷失了方向。
中间两句“千里绿芜平野北,半边红日乱峰西”,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自然风光图。千里的绿色荒野向北延伸,而夕阳则在西边的山峦之间散布着金红色的光辉。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景物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一种宏大与开放的心胸。
后面“台倾邺苑多残瓦,凤没漳河失故堤”两句,则转向了人文景观。诗中提到的“台”、“邺苑”都是古代建筑的遗迹,而它们的倾圮和废墟,以及凤鸟不再、漳河堤岸的消失,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时光的无情。
最后两句“近塞春郊无胜事,跛䍧风马满山溪”,则表达了诗人在边塞春天所见到的平淡生活,以及对远方战马的想象。这里的“近塞”指的是接近长城的地方,而“春郊无胜事”则是说在这样的地方,春天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发生。而“跛䍧风马满山溪”,则让人联想到边疆战事和英雄故事,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和悠久岁月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