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延平·其三》
《郑延平·其三》全文
清 / 蔡国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一木偏思大厦支,廿年慷慨兴师

未能西北中原定,先向东南半壁窥。

忠孝难兼儿有恨,滇黔虽远节无亏

祇今鹿耳潮声急,也似灵胥激愤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壁(bàn bì)的意思:指某个整体的一部分,通常用来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大厦(dà shà)的意思:形容局势危急,事物即将崩溃或灭亡。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激愤(jī fèn)的意思:形容愤怒到极点,激动得无法自控。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灵胥(líng xū)的意思:灵活而机智的才智

鹿耳(lù ěr)的意思:比喻聪明敏锐,洞察力强。

无亏(wú kuī)的意思:没有亏损或缺陷,完美无缺。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兴师(xīng shī)的意思:兴师是一个表示发动战争或进行军事行动的成语,意为动员军队,发动战争。

也似(yě sì)的意思:也似是一个副词短语,用来形容某人某物的样子或情况与另一人或事物相似。

远节(yu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面对困难或诱惑时能保持廉洁自守,不受外界诱惑的影响。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东南半壁(dōng nán bàn bì)的意思:指中国古代地理上的东南部分,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东南部分。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蔡国琳所作的《郑延平(其三)》。诗中以郑成功的事迹为背景,表达了对郑成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一木偏思大厦支,廿年慷慨屡兴师”,以“一木”比喻郑成功个人的力量,虽微小却能支撑起国家的大厦,展现了他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同时,“廿年”和“屡兴师”则强调了郑成功在抗清复明事业中的长期坚持和多次征战,体现了他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

颔联“未能西北中原定,先向东南半壁窥”,则表达了对郑成功未能完成统一全国大业的遗憾。这里“西北中原”象征着整个国家的统一,“东南半壁”则是指郑成功所控制的地区。这句诗既是对历史局限性的感慨,也是对郑成功未竟之志的惋惜。

颈联“忠孝难兼儿有恨,滇黔虽远节无亏”,进一步揭示了郑成功在忠君与尽孝之间的两难选择,以及他在远离家乡的滇黔之地仍坚守节操的决心。这里的“恨”既有对无法兼顾忠孝的遗憾,也有对未能实现更大抱负的不甘。

尾联“祇今鹿耳潮声急,也似灵胥激愤时”,以鹿耳山的潮声比作郑成功临终前的激愤心情,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悲壮而深沉的氛围。同时,这里也暗含了对郑成功精神的传承与怀念,即使时间流逝,郑成功的英雄事迹和精神仍然激励着后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郑成功生平事迹的回顾与反思,不仅表达了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崇高敬意,也寄托了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深切期盼。

作者介绍

蔡国琳
朝代:清

蔡国琳(1843~1909),字玉屏,号春岩、遗种叟。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国琳九岁能诗,咸丰八年(1858)十六岁入泮,同治二年(1865)廿三岁补廪生。同治十三年(1874)偕宜兰进士杨士芳、台南举人王蓝玉等人禀请当局修建延平郡王祠。光绪八年(1882)中举,与林纾同榜。光绪十六年(1890)以乡试第三名授国史馆校尉,遇缺即用。归籍返台先后担任澎湖文石书院、台南蓬壶书院山长,并补用育婴堂及恤嫠局主事。
猜你喜欢

九日同严知章澹如兄弟游茶磨山和周颐和诗叟

朅来松陵叩好友,到门恰值九月九。

主人大笑携上船,船头载花腹载酒。

舟子劝上姑苏台,众客首肯我独否。

青山只作名句观,耳目熟烂妍亦丑。

但问谁家富脩竹,我船便缆堤上柳。

布帆直指吴山麓,石路荦确争猿猱。

日脚射颊赤汗泚,伛曲不啻肩重负。

诗翁却携乳下儿,七十又五健趋走。

山僧烹茗饷梨栗,柿如火红大如缶。

纸鸣渐觉寒飙生,起览奇迹竟何有。

稻香未老农暂息,罗拜大士集村叟。

奔上绝顶瞰湖光,帽欹花落风生肘。

洞庭缥缈波云沉,彷佛顽沙卧千亩。

梦想晴涛匹练飞,此来未足舒窈纠。

临行爆竹响空谷,青烟一缕千峰吼。

细雨斜侵湿布袍,放船倒出莲花溇。

木兰短楫浪痕轻,随风容与烟波薮。

上方树杪插浮图,金山小寺江心陡。

浓浓岚气醒复醉,远山百簇频回首。

治平前度磨盘山,朱旭炯炯光照牖。

隔林笑指碧㠝岏,共约听歌到初酉。

骤观山石埶颇仄,愁无平壤安杯瓿。

斯须箫管咽流云,参差满地胭脂厚。

吴王台沼旧风流,至今士女皆琅琇。

逦迤妖云十二峰,铿锵艳曲三千部。

当时争看碧油车,画船别驻清溪口。

芦花隐见舞凉风,中有美人垂素手。

缟衫红衬水仙妆,钩帘遥睇偏淹久。

笙歌队里浪相猜,伊人莫是罗家妇。

拂衣独起步山趾,夕阳晼晚清飔䬀。

长春桥影鞭虹霓,老石粼粼水浏浏。

忽然回望听歌处,五色斓斑恣践蹂。

烂如彩帛剪缤纷,乱洒石间杂琼玖。

又如粉塑绝鲜明,寸人豆马棼相耦。

促坐但闻丝竹声,遥瞻奇丽浑莫剖。

应如余昔点中间,黑衣亦作玄云黝。

眼前声色春花秾,纵复病懒亦抖擞。

同来伴侣大叫绝,私喜兹棹良不苟。

暮霭羃羃山欲无,挽衣不行烦劝诱。

馀响铿然落翠微,曷若趁此含清卣。

哗呼跳船船欲崩,急索巨蟹浮大斗。

五柳先生淡如菊,随俗尔尔亦其偶。

强哦古句半已残,蕉叶且复倾瓦甊。

酒甘不厌觞令酷,众人或辞我辄受。

推窗更问曀与晴,皎月若出当坐守。

有客不语只沉思,画船还傍芦花不。

笑尔痴痴一日欢,逝梁久矣犹思笱。

石湖淜湃撼船底,倩此万顷洒尘垢。

乃知佳节游名山,须避佳节参前后。

矍铄老翁诗兴剧,明朝独去登虎阜。

(0)

茅檐杂诗·其三

独坐不知夕,时闻栖鸟腾。

閒情怀应物,淡语忆渊明。

近借邻家棹,前移柳下罾。

道逢田父返,相话豆花棚。

(0)

乙卯春大人有文安之行送至京口大人用杨柳青青渡水人为韵赋七绝以别敬步原韵·其四

分手经年别,难教离恨轻。

秋鞭如可整,燕草尚馀青。

(0)

秋兴·其二

相对柴门月欲芽,秋风吹彻舞衣斜。

閒披晋帖裁新叶,倦枕韦诗数落花。

不向暮园怜蕙茝,每逢流水忆蒹葭。

浩歌独拟沧浪去,蓼蕊芦枝别一家。

(0)

有客

有客有客何亭亭,翩翩辞我出我庭。

举头视日日未暮,行行重行还复停。

槃桓斯须故人好,匪有遗说相丁宁。

城西渡头独归去,垂条万缕江天青。

(0)

寄许殿卿·其一

夹道杨花扑玉鞍,隋堤三月正漫漫。

知君日向平台醉,犹作梁园雪里看。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