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初一日漱芳斋听戏·其三》
《六月初一日漱芳斋听戏·其三》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碧池边几泪吞,一般社饭味遗言。

史家休薄伶官传,犹感缠头报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恩(bào ēn)的意思:以行动回报别人的恩情。

碧池(bì chí)的意思:指清澈透明的池塘或湖泊。

边几(biān jǐ)的意思:指边上的几个人或物。

缠头(chán tóu)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乱不清。

伶官(líng guān)的意思:指聪明能干的官员。

凝碧(níng bì)的意思:指天空湛蓝、碧绿明亮的样子。

社饭(shè fàn)的意思:指员工或同事一起吃饭,也可指单位或组织内的集体活动。

史家(shǐ jiā)的意思:指历史学家,也泛指研究历史的人。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凝碧池(níng bì chí)的意思:指清澈如碧玉的水池,形容水质清澈透明。

鉴赏

这首诗《六月初一日漱芳斋听戏(其三)》由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通过凝碧池的场景和社饭的味道,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慨与反思。首句“凝碧池边几泪吞”,描绘了凝碧池畔,诗人仿佛被某种情感所触动,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接着,“一般社饭味遗言”一句,将情感进一步深化,通过品尝社饭时回忆起的历史故事,引出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

后两句“史家休薄伶官传,犹感缠头说报恩”,则表达了对传统史学观点的质疑与批判。诗人认为不应轻视或贬低那些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人物,即使他们可能被视为“伶官”——即古代戏曲中的角色,也应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同时,诗人还借“报恩”一词,强调了历史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感恩之情,提醒后人不应仅从表面评判历史事件与人物,而应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情感与复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也体现了其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与创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奉酬孙少述

意合非有求,道远义弥敦。

诗书获我心,将老遂不谖。

颓龄若驰波,哀逝稍不存。

念君税馵羁,饮水栖衡门。

正容悟失道,已矣将何言。

(0)

偶题

旦出辄暮归,终年长役役。

自顾若有营,谁言了无益。

少小不如人,老大转衰僻。

昏忘复相仍,十事不一忆。

劳心非所长,但觉安坐食。

使我忍愧羞,不如学劳力。

劳力当自耕,自耕还自织。

百亩为己忧,虽忧乃易释。

(0)

杂诗·其四

龙伯钓鳌时,连六方自快。

事缘贪饵起,上帝独何罪。

土疆日侵削,形躯仍眚杀。

才馀数十丈,尚足令人骇。

寄言诤毕人,努力事机械。

何当大荒野,与尔竞行迈。

(0)

杂诗·其三

樊迟请学稼,尼父已深愠。

安知连城守,榷酤殿最问。

周公无彝酒,用是垂大训。

愿得烹弘羊,耕织始安分。

(0)

句·其二

江色明吴甸,山香落楚梅。

(0)

和尚叔父病目

恸器论时事,幽居祇杜门。

自然忧未弭,那不眼潜昏。

火齐终无颣,泉沙暂有浑。

谁资上池水,洞视一方垣。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