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也亦有咎,但非猎夫知。
不射亦不免,射之宁复辞。
但恨豺与狼,纷纷满山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顾清的《猛虎三首(其二)》。诗中以麒麟为喻,表达了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对豺狼当道的社会现实的批判。"麟也亦有咎,但非猎夫知",意思是即使是吉祥的麒麟也可能遭受不幸,但这往往是人们所不知晓的。接下来的"不射亦不免,射之宁复辞",暗示即使不主动出击,恶势力也会找上门来,面对这样的威胁,又怎能逃避呢?"但恨豺与狼,纷纷满山蹊",描绘出豺狼横行、善良无辜者处境艰难的画面。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麒麟之喻,揭示了社会上弱势群体的无辜受害和恶势力的嚣张,体现了诗人对公正和善良被侵犯的忧虑。
新晖送山青,点点入茅屋。
平原秀芳草,流泉带乔木。
篱篁堕凉影,庭兰动徐郁。
主人侵朝兴,鹤衣巾一幅。
净几发炉燎,就床取书读。
坐中无俗宾,砌下有驯鹿。
短扉竟日掩,香醪四时漉。
闲情寄峄桐,佳词喷湘竹。
翘企孤山隐,想像柴桑筑。
延睇拥云峰,满听溅霜瀑。
久与市尘遥,已共山灵熟。
后名谅非求,潜德思厚蓄。
落梅正宿雨,予来破幽独。
君不见石龙嵚崎蹙海鲸,伏甲尽是苍山精。
帝遣石龙镇东海,势拔十州倾五城。
又不见河伯狂奔自西极,独挽黄流向东射。
两雄相遇未肯降,谁哉凿断石龙眷。
龙门碻磝秋水高,千载犹闻石怒号。
峡声如雷日酣战,斗落千尺飞鸣涛。
银河倒青天,并作三洪水。
滟滪瞿塘不足方,挽舟咫尺论千里。
尔来云帆接帝州,上洪下洪俱稳流。
儋耳明珠贡万斛,江东玉粒宽九愁。
君不见应图真宰持天纪,石龙低首黄龙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