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得两竿。南华圭首座,方受请为此山长老。乃留一偈院中,须其至,授之,以为他时语录中第一问》
《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得两竿。南华圭首座,方受请为此山长老。乃留一偈院中,须其至,授之,以为他时语录中第一问》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斫得龙光竹两竿,持归岭北万人看。

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曹溪(cáo xī)的意思:指人们不顾个人得失,坚定地追求正义和道义。

岭北(lǐng běi)的意思:岭北指的是山的北面或北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远离中心地带。

龙光(lóng guā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或日光的光辉。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一滴(yī dī)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几乎没有。

注释
斫:砍伐。
龙光:竹子自然形成的美丽光泽,比喻竹子品质优良。
持归:拿回家。
岭北:指某个北方的山区。
万人看:形容众人围观观看。
竹中一滴:竹子里的一滴水。
曹溪水:指广东韶关的曹溪,佛教禅宗南宗祖庭所在地,以其泉水闻名。
涨起:使水位上升。
西江:中国南方的大河之一,流经多个省份。
十八滩:形容河流中有许多急流险滩。
翻译
砍下两根带有龙光的竹子,
带回岭北,万人争相传看。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斫下了龙光竹中的两竿大竹,带回去让岭北万人围观。诗中的“斫得”表达了切割之力,强调了竹子的坚韧和作者的果决。而“万人看”则展现了竹子被众人所瞩望的场景,其规模宏大。

“竹中一滴曹溪水”则引出了自然界的元素,将视角从实物转移到自然之美。这里的“一滴”形象化地表达了水源的微小,却能汇聚成江河,寓意深远。而“涨起西江十八滩”则是对大自然力量的描绘,展示了一种由小到大的壮观景象。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竹子的切割和水流的汇聚,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虾䗫欲吃月,保让常教圆。

心明外不察,月向怀中圆。

罗帏若不卷,谁道中无人。

魁形下方天顶亚,二十四寸窗中月。

(0)

回波词

回波尔时廷玉,打獠取钱未足。

阿姑婆见作天子,傍人不得枨触。

(0)

哭长孙侍郎

道为诗书重,名因赋颂雄。

礼闱曾擢桂,宪府既乘骢。

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

唯馀旧台柏,萧瑟九原中。

(0)

赠庐岳隐者

自见来如此,未尝离洞门。

结茅遮雨雪,采药给晨昏。

古树藤缠杀,春泉鹿过浑。

悠悠无一事,不似属乾坤。

(0)

送李镡游新安

邯郸李镡才峥嵘,酒狂诗逸难干名。

气直不与儿辈洽,醉来拟共天公争。

孤店夜烧枯叶坐,乱时秋踏早霜行。

一间茅屋住不稳,刚出为人平不平。

(0)

别舍弟

欲住住不得,出门天气秋。

惟知偷拭泪,不忍更回头。

此日祗愁老,况身方远游。

孤寒将五字,何以动诸侯。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