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斛(bǎi hú)的意思:形容人或物体非常沉重或负重。
碧油(bì yóu)的意思:指绿色的油,比喻贪污受贿的贪官。
挥毫(huī háo)的意思:挥毫是指用毛笔挥动,表示书法家挥毫泼墨,意味着写作或创作的动作。
酒兵(jiǔ bīng)的意思:指以酒为武器,善于用酒来消除烦恼或解决问题的人。
龙文(lóng wén)的意思:形容文字雄伟、磅礴,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诗坛(shī tán)的意思:指诗歌创作的领域或界限。
受降(shòu xiáng)的意思:接受敌方投降或认输。
文鼎(wén dǐng)的意思:指文化昌盛,学术繁荣的局面。
油幢(yóu zhu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盛大、声势浩大。
碧油幢(bì yóu zhuàng)的意思:形容建筑物或柱子绘有精美的彩绘。
- 翻译
- 巨大的龙纹宝鼎重如百斛,他曾用它挥洒笔墨,寄情于碧绿的油幢之中。
如果他的酒意能化作三千铁骑,他定会以诗为战场,让对手投降。
- 注释
- 百斛:形容非常大,此处指鼎的重量极大。
龙文:龙的图案,形容鼎的精美。
碧油幢:绿色的油布伞或帷帐,代指诗人的创作环境。
酒兵:借酒激发的创作力量。
三千骑:夸张手法,表示数量众多。
诗坛:诗歌的世界。
受降:接受投降,此处比喻在诗坛上取得胜利。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冠卿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豪放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开篇“百斛龙文鼎可扛,挥毫曾寄碧油幢”两句,以壮丽的笔触描绘出诗人手执重鼎、挥动巨笔的生动场景。“百斛龙文鼎”象征着力量和威仪,而“碧油幢”则是古代书房中悬挂的用来遮阳避光的布幔,诗人将自己的文字比喻为挥洒自如、力透纸背的墨迹,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自信。
接着,“酒兵若有三千骑,肯向诗坛筑受降”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激情与豪迈。这里的“酒兵”可能指的是宴饮之乐,或者是借酒来增添文采,"三千骑"则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威慑力。在古代,"受降"意味着敌军向我方投降,这里诗人用此意象表达自己愿以诗人的身份,在文学的坛地上接受挑战,对抗一切不平等的审美标准。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坚守,以及对于个人才华的自信。通过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激情与壮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禅人请自赞·其一
冷泉亭放闸,换尽时人眼睛。
见山堂看云,甚处讨他巴鼻。认得完全,是则未是。
手中黑竹篦,不能打得你。胡乱三十年,全无巴鼻。
叨居六七刹,无补宗教。翻著梵志袜,疑之者多。
倒用司农印,识之者少。
出岭既不能跂步玄沙,入岭又何敢追踪雪老。
上人担头不堪泊蝇,也能带得。
老僧去那逢人展,似即不无。
若谓起杨岐正宗,疏东涧正派,且莫谤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