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乍晴》
《乍晴》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日色今朝稳,园林二月中。

池塘展晴绿,桃杏春红

犯险升高径,扶衰藉小童

黄鹂怕人见,飞过野桥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春红(chūn hóng)的意思:指春天的景色变得绚丽美丽,充满生机。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高径(gāo jìng)的意思:指行走的道路高而直。

黄鹂(huá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怕人(pà rén)的意思:害怕他人,胆小怕事

日色(rì sè)的意思:指太阳的颜色,比喻光明和美好。

升高(shēng gāo)的意思:提升到更高的位置或状态。

桃杏(táo xìng)的意思:指美女,也用来形容貌美的女子。

小童(xiǎo tóng)的意思:小童指的是年幼的孩子,也可以指年轻的人。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美好景象。"日色今朝稳",诗人以"稳"字形容日光温暖而稳定,暗示天气转晴,给人们带来了宁静和舒适。"园林二月中",点明了季节,正值早春二月,园中生机盎然。

"池塘展晴绿",通过"展"字,形象地展现了池塘在雨后初晴时,水面如镜,青翠的颜色更加鲜明。"桃杏斗春红",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桃花和杏花竞相开放,争艳斗丽的场景,色彩对比鲜明,富有画面感。

"犯险升高径,扶衰藉小童",诗人描述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兴致勃勃地踏着陡峭的小径,借助小童之力,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最后两句"黄鹂怕人见,飞过野桥东",以黄鹂的动态来衬托环境的静谧,黄鹂因人的接近而飞走,更显出园林的幽静和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赵汝燧的《乍晴》是一首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的早春田园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赠陶得和制墨

麋胶万杵捣玄霜,螺制初成龙井庄。

悟得廷圭张遇法,古松烟细色苍苍。

桐花烟出潘衡后,依旧升龙柳枝瘦。

请看陶法妙非常,一点浓云琼楮透。

(0)

季秋望后一日同僚友登岱

泰岱高临万里看,三齐秋色更漫漫。

振衣龙峪青云湿,倚剑天门白日寒。

东带黄河连海岸,北来紫气绕长安。

自怜突兀平生志,恍惚乘风跨彩鸾。

(0)

新淦县

早春游望过欧潭,青竹红桃水似蓝。

钓艇画船山色里,令人只是恋江南。

(0)

谒周瑜庙·其一

巴丘古县周郎庙,从祀甘黄共俨然。

三国已兴吴社稷,二乔同泣汉婵娟。

漳河碧草迷宫沼,皖水青林绕墓田。

盖世英雄瑜与亮,东风赤壁忆当年。

(0)

为玉泉山人题

天池直接扶桑东,百川委会来无穷。

两崖为门障海口,大江中流潮汐通。

丰山横鹜东奔放,浪啮沙崖穿玲珑。

翠凤飞来白银阙,金鳌涌出金莲宫。

天台赤城此磅礴,间气往往生英雄。

鸿儒硕士世不乏,神灵秀异天所钟。

玉泉山人独嗜古,食贫力土专而工。

结庐椒江望蓬岛,坐看海气浮青红。

含嚼英华嗽芳润,吐纳光景嘘长虹。

群仙窈窕罗几席,洪波浩瀚涵心胸。

蕞尔一乡不满意,邈焉四海将奚从。

日披黄卷对贤圣,上并周孔齐羲农。

国风雅颂导于正,典谟训诰操瘚中。

权谋智术竞趋利,玄谈清议咸归空。

濂洛崛起树名教,千载道学开盲聋。

仁义行师佐伊吕,礼乐出治登夔龙。

拯救生民布仁化,此心烱烱今昔同。

食息梦寐若见之,上下议论相磨砻。

论交岂止一世士,直追三代还淳风。

屈伸去就随所遇,仕止进退皆从容。

某山某水吾钓游,归来旧隐巢云松。

(0)

题二乔玩月图

皎皎天上月,照见大江流。

江流去无已,月色满高楼。

乔家二女在舒州,凭高望月楼上头。

金波滟滟绮疏夕,玉露盈盈罗袜秋。

自从嫁得英雄婿,不知月落谁家去。

千古山河影在天,江水东流年复年。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