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其六》全文
- 翻译
- 高尚的道路最终会被造物主责怪,
它既不让人长久困顿,也不轻易使人富有。
- 注释
- 雅道:高尚的道路,指道德或艺术上的高洁追求。
造物嗔:造物主的责怪,可能指命运或自然法则的不公。
淹屈:长久困顿,不得志。
贫:贫穷,这里也暗指地位低下。
诗家:诗歌界,指诗人或者诗歌创作。
一脉:一个传承的流派或家族。
相继:连续不断,继承。
父子得名:父子两代在诗歌上都有名声。
能几人:能够有多少人。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兴(其六)》,作者是宋代诗人顾逢。诗中表达了对诗歌艺术命运的感慨。"雅道终为造物嗔",意思是高雅的艺术之道最终会遭到自然法则的嘲讽或不公,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才华可能不被充分认可,甚至遭受困厄。"不教淹屈定教贫"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公,即不让人才因才华而得到应有的地位,反而让他们陷入贫困。
"诗家一脉难相继",诗人感慨诗歌艺术的传承不易,后辈难以延续前人的成就。"父子得名能几人"则指出,在众多诗人中,能有父子两代都享有盛名的情况实属罕见,这反映了诗歌创作的艰辛和成就的难得。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诗歌艺术命运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才华被埋没的社会现象的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西园·其五
秋山夜来雨,云气朝尚昏。
禅庭无来辙,但见落叶繁。
石室暗灯火,天容开霁痕。
耳目思远适,旷然启曾轩。
长谣缓轻策,去去穷深源。
方塘滟清流,凫雁静不喧。
时遭羲皇翁,容与谐笑言。
邈然采真赏,岁晏谁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