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母谓乌子,弋人在傍汝勿啼。
《杂谣五首·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乌母对乌子的告诫为内容,寓含了深刻的生存智慧与自然法则的思考。
乌母对乌子的告诫,充满了对现实的洞察与对未来的忧虑。她深知“弋人在傍”,即猎人就在附近,这是一场生死的考验。乌子的啼叫,无疑会暴露它们的位置,引来捕杀。因此,乌母告诫乌子保持沉默,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危险。这种行为体现了动物本能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威胁时的谨慎与警惕。
乌母的话语中蕴含了一种无奈与宿命感:“我但高飞起,安能救汝为。”这句话表达了即使乌母有能力,也无法改变当前的处境。它揭示了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以及个体在面对强大外力时的无力感。同时,这也是一种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在自然面前,人类和动物都面临着相似的生存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短的对话,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智慧与人类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动物之间的告诫之歌,也是对人类社会中生存策略与道德选择的隐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嘲梅花
缄蕊怯寒风,清香已暗通。
数株篱落外,生毓任元功。
纂风浦
短茅黄瓦排门户,祖父从来在此住。
不思城市好风光,只要秋成有分数。
年年借本事荒田,探前望后庶有补。
海门相近潮吐吞,不似今番难撑拄。
夏初幼妇生小孙,嘤咿作声求饲乳。
妇饥苦语出肝肠,摇头怕说纂风浦。
五云门外湖田
越中官赋重,有田即追呼。
小民生计薄,何以存妻孥。
前贤念民切,潴水启鉴湖。
自此岁常登,不计大有书。
湖堙水渐涸,往往事耕锄。
禾根虽浸水,天秋翠平铺。
后王主生育,讵肯馁一夫。
尽说湖田好,大胜行商车。
商车利纵博,巨涛与险涂。
湖田若不熟,明年岂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