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澄非正法,支氏亦真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鼓钟(gǔ zhōng)的意思:表示通过鼓励或警示来推动事物发展或改变。
河汉(hé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距离。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且复(qiě fù)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尚未结束,还会继续发展或变化。
神骏(shén jùn)的意思:形容马匹奔跑时的神态非常威武雄壮。
悬河(xuán hé)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演讲内容丰富、长篇大论。
逸少(yì shǎo)的意思:逸少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一个人非常聪明、才智出众。
云松(yún sō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高洁崇高,像云和松一样纯净高尚。
正法(zhèng fǎ)的意思: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正当的法律程序。
麈尾(zhǔ wěi)的意思:指事物的末端或最后一点。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赠某上人(其三)》中的第三首,展现了诗人对佛教高僧的赞美与敬仰之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高僧风范的钦佩。
首句“且复怜神骏”,以“神骏”比喻高僧的非凡智慧和超凡脱俗的气质,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怜爱之情。接着,“何须戏季龙”一句,借用了典故,暗示高僧无需像古代的季龙那样通过戏弄来显示智慧,而是以其深厚的佛法修为和慈悲心肠影响世人。
“图澄非正法,支氏亦真宗”两句,赞扬了高僧所遵循的佛法并非表面的仪式或形式,而是深入内心的真正法门。这里提到的“图澄”和“支氏”可能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僧,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高僧所传之法的正统性和真实性。
“麈尾悬河汉,狮声应鼓钟”描绘了高僧讲经说法时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高僧的学识渊博和法力无边。麈尾,古代僧人讲经时手持的拂尘,象征着智慧的指引;河汉,指银河,象征着知识的广阔;狮声,比喻高僧说法时的威严和力量;鼓钟,象征着佛法的庄严和神圣。
最后,“风流馀逸少,相赏更云松”表达了诗人与高僧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精神上的共鸣。逸少,即王羲之,以书法闻名,此处暗喻诗人与高僧在精神层面的契合,如同云中之松,独立而坚韧,共同追求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形象的描绘和对佛法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向往和对于高尚人格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闰师见赠
绝唱知难继,因兹久滞淹。
隔年酬不得,终日诵无厌。
㬠曝偏防蠹,收藏别著签。
偶吟聊报谢,迟拙莫相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