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子(bǎi zǐ)的意思:指柏树,比喻品德高尚、坚贞不屈的人。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阐扬(chǎn yáng)的意思:阐明并宣扬。
当午(dāng wǔ)的意思:指正午的时候。
花甲(huā jiǎ)的意思:指人到了六十岁的年龄。
花当(huā dā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如外表所示。
甲日(jiǎ rì)的意思:指第一天,或者排在第一位的日子。
七步(qī bù)的意思:指距离极近的步数,形容非常接近或即将达到某个目标。
秋香(qiū xiāng)的意思:指美丽动人的女子。
松花(sōng huā)的意思:指松树上的花朵,比喻美好的事物。
下生(xià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下降或者变得贫穷。
云门(yún mén)的意思:指门上有云气,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
周行(zhōu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在某个范围内四处活动、奔波劳碌的意思。
宗风(zōng fēng)的意思:宗风是指家族或团体的风尚和传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花甲之年再次返回故乡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高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重过花甲日,仙处下生乡。” 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高僧在花甲之年,再次回到出生之地,仿佛是仙人般超脱尘世。这里的“仙处”不仅指物理上的故乡,更蕴含着心灵的归宿之意。
“七步周行已,三镫不住光。” 描述了高僧日常生活的简朴与专注。七步之内,他已完成了周行一圈的动作,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对修行的执着。而“三镫不住光”,则暗示了高僧内心光明不灭,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散发出智慧与慈悲的光芒。
“松花当午食,柏子供秋香。” 这两句描绘了高僧以自然界的松花和柏子为食,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寓意着他生活简单、与世无争的态度。同时,“秋香”也象征着高僧内心的香气,即便是在秋天这样的季节,也能散发出持久的芬芳。
“不是云门棒,宗风那阐扬。” 最后两句,诗人巧妙地将高僧与云门寺的法器“棒”联系起来,暗示高僧虽未使用外在的法器,但其内在的精神力量足以弘扬佛法宗风。这里的“宗风”指的是佛教的教义与传统,高僧通过自己的修行与生活实践,使得佛法得以发扬光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境界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纪行诗十首·其五自顺宁府历坳儿岭临浑河上源过鸡鸣山晚宿雷家驿
郡治颇清旷,民俗亦朴淳。
川原西成饶,景物娱征晨。
登顿未及晡,修岭忽前陈。
乱石森礧礧,浊流奔沄沄。
斗崖鸣澒洞,险径缘鄂龈。
园林暗回堤,峰巘排秋旻。
海鹏奋凌风,江蛟歘乘云。
鸡鸣俗语传,世远昧所因。
招提据危巅,略物横天津。
睥睨穷豪芒,翕忽丛鬼神。
六龙行中天,壮观齐昆崙。
造设开辟先,显耀当兹辰。
垂髫耳已熟,华巅目方亲。
甚欲恣冥搜,赤日昏黄尘。
纪胜犹挂漏,观风能宣旬。
昭武图经载天子冈越王驻猎之地樵牧时得古瓦有罗纹雁翅之状坚致如石以时考之数千百年感而赋之
北平山上越王城,猎骑如云此驻兵。
瓦砾不随尘土化,市朝空逐海田更。
鸿泥雪点深无迹,雁翅罗纹碎有声。
访古独来舒望眼,万峰浮翠入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