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带(dà dà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权势、地位或影响力很大。
丹旗(dān qí)的意思:指红色的旗帜,象征革命斗争和革命精神。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寄生(jì shēng)的意思:指借助他人或其他事物的力量来生存或获取利益。
老尽(lǎo jìn)的意思:形容人年老体衰,力量耗尽。
蛮市(mán shì)的意思:蛮市指的是一个非常混乱和无序的市场。这个成语形容一个地方的秩序混乱,没有规则,人们行为粗野,争斗不断。
树皮(shù pí)的意思:指表面现象或外表的事物,与内在实质不相符。
问礼(wèn lǐ)的意思:向对方问候、致意。
引水(yǐn shuǐ)的意思:引导水流,比喻引导事物的发展或转变。
朱衣(zhū yī)的意思:指皇帝、太子等高官身穿的朱红色衣服,也泛指高官显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淳朴。"稍似朱衣巷",以朱衣巷比喻乡村的小路,暗示出一种质朴而自然的生活环境。"儿童问礼诗",展现了乡村儿童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通过提问来学习礼仪,体现了教育在乡村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村垂大带",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的广阔与连绵,"大带"在这里象征着乡村的边界或范围,展现出乡村的辽阔景象。"十里望丹旗",则通过远处的旗帜,营造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乡村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
"小榜依蛮市",描述了乡村集市的场景,"小榜"代表了简陋的船只或小舟,"蛮市"则是对集市的别称,这里可能指的是乡村的小型贸易活动,体现了乡村经济的简单与自给自足的特点。
"枯杨引水祠",描绘了一幅古老的祭祀场景,"枯杨"可能是用来引水的工具,"水祠"则指祭祀用水的地方,这样的场景不仅体现了乡村的宗教信仰,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树皮如藓石,老尽寄生枝",最后两句通过对树木的描写,展现了乡村自然环境的原始与生命力。"树皮如藓石"形象地描绘了树皮的质感,仿佛是石头上长出的苔藓,"老尽寄生枝"则表达了树木年岁久远,枝条繁茂,寄生植物与树木共生的生态景象,寓意着乡村自然生态的丰富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末乡村生活的独特风貌,从儿童的学习到集市的热闹,从自然景观到人文习俗,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