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村居杂题·其二》
《村居杂题·其二》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稍似朱衣巷,儿童问礼诗。

一村垂大带,十里望丹旗

小榜依蛮市,枯扬引水祠。

树皮如藓石,老尽寄生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带(dà dà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权势、地位或影响力很大。

丹旗(dān qí)的意思:指红色的旗帜,象征革命斗争和革命精神。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寄生(jì shēng)的意思:指借助他人或其他事物的力量来生存或获取利益。

老尽(lǎo jìn)的意思:形容人年老体衰,力量耗尽。

蛮市(mán shì)的意思:蛮市指的是一个非常混乱和无序的市场。这个成语形容一个地方的秩序混乱,没有规则,人们行为粗野,争斗不断。

树皮(shù pí)的意思:指表面现象或外表的事物,与内在实质不相符。

问礼(wèn lǐ)的意思:向对方问候、致意。

引水(yǐn shuǐ)的意思:引导水流,比喻引导事物的发展或转变。

朱衣(zhū yī)的意思:指皇帝、太子等高官身穿的朱红色衣服,也泛指高官显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淳朴。"稍似朱衣巷",以朱衣巷比喻乡村的小路,暗示出一种质朴而自然的生活环境。"儿童问礼诗",展现了乡村儿童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通过提问来学习礼仪,体现了教育在乡村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村垂大带",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的广阔与连绵,"大带"在这里象征着乡村的边界或范围,展现出乡村的辽阔景象。"十里望丹旗",则通过远处的旗帜,营造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乡村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

"小榜依蛮市",描述了乡村集市的场景,"小榜"代表了简陋的船只或小舟,"蛮市"则是对集市的别称,这里可能指的是乡村的小型贸易活动,体现了乡村经济的简单与自给自足的特点。

"枯杨引水祠",描绘了一幅古老的祭祀场景,"枯杨"可能是用来引水的工具,"水祠"则指祭祀用水的地方,这样的场景不仅体现了乡村的宗教信仰,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树皮如藓石,老尽寄生枝",最后两句通过对树木的描写,展现了乡村自然环境的原始与生命力。"树皮如藓石"形象地描绘了树皮的质感,仿佛是石头上长出的苔藓,"老尽寄生枝"则表达了树木年岁久远,枝条繁茂,寄生植物与树木共生的生态景象,寓意着乡村自然生态的丰富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末乡村生活的独特风貌,从儿童的学习到集市的热闹,从自然景观到人文习俗,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过石首谒县官回有作

万事纷纷醉即休,无功可作酒泉侯。

谁能载取千缸去,且向舟中打拍浮。

(0)

江上

寒云幕羃结秋阴,月淡霜娥冷不禁。

更祝江波休荡漾,莫令清影碎浮金。

(0)

贻罗竹谷

与世长多忤,持身转觉孤。

夤缘新齿舌,收拾老头颅。

我已诃泷吏,君谁诵子虚。

同归灯火读,家里石渠书。

(0)

夜行船·其四

怪被东风相误。落轻帆、暂停烟渚。

桐树阴森,茅檐潇洒,元是那回来处。

相与狂朋沽绿醑。听胡姬、隔窗言语。

我既痴迷,君还留恋,明日慢移船去。

(0)

寓乾明观·其四

丹室白云深,红尘不受侵。

鸣琴惊鹤梦,弹铗恐龙吟。

只有清虚事,全无名利心。

谢渠为下榻,买酒共侬斟。

(0)

隐居杂兴·其五

髼松两鬓欲成丝,又是桃红李白时。

百岁光阴须藉酒,一生志趣莫过诗。

世情因向贫中识,画思方知老后宜。

却喜半犁新雨过,旋分菊本莳东篱。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