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潮音(cháo yīn)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如流水潺潺,如潮水涌动。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扶疏(fú shū)的意思:扶持和疏导,指帮助和引导他人,使其得到适当的发展和改善。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棘地(jí dì)的意思:形容环境险恶、困难重重。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聚散(jù sàn)的意思:聚集和分散
离别(lí bié)的意思:离别指分别、分离。
衲子(nà zǐ)的意思:指出家人、和尚,也泛指僧人或尚未剃度为僧的人。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一旦(yī dà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引起重大的变化或后果。
总成(zǒng chéng)的意思:总成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把各个部分或要素归纳、合并成一个整体。
海潮音(hǎi cháo yīn)的意思:指海浪拍击岸边的声音,比喻声势浩大、声音洪亮。
- 注释
- 扶疏:形容树木枝叶繁茂分散。
岩下:岩石下面,可能指山石缝隙中的树木。
衲子:指僧人,穿着麻布衣服的人。
海潮音:比喻大海的涛声,也象征着佛教的禅意。
聚散:相聚和分离,指人际关系的变化。
惊心:触动内心,感到惊讶或感慨。
- 翻译
- 在稀疏的岩石下,树木生长,夏天时总是能提供阴凉。
经历了几年的荆棘丛生之地,如今竟然变成了一片茂密的树林。
此刻,我正与僧侣们一起聆听大海的潮汐声。
人生充满了聚散无常,突然的离别总会让人心中一惊。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和自然变化的诗。开篇“扶疏岩下树,入夏总成阴”两句,通过对树木在夏季覆盖岩下形成浓荫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长的观察与感受。接着,“几年荆棘地,一旦为丛林”写出了时间流逝中环境的变化,从荒芜到繁茂,再现出诗人对于时间和自然力量的敬畏。
“是我方与衲子,共听海潮音”一句,则转向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僧侣一起在山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如同寻找心灵的宁静之所。最后,“人生多聚散,离别忽惊心”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和离合悲欢的感慨,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世事变迁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通过山林、树木、自然声音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情景。诗人的情感在自然中得到抚慰,同时也对生命中的聚散无常有了更深的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富村翁
家世本山丘,事业惟田畴。
经年一到县,半生不到州。
赴斋乘牝马,宰社椎肥牛。
爟干一雨足,谈笑复歌讴。
多收十斛麦,心轻万户侯。
黍谷归仓廪,高声便唱筹。
历书不会看,何以辨春秋。
花开是春种,花落是秋收。
晦前月如盘,朔后月如钩。
胸中无别虑,身外复何求。
吾惟曾作吏,浸淫有智谋。
若是终田舍,此老共为俦。
杨山人寻仙歌
鬒发尽白雪垂肩,玉颜桃花如少年。
人言世事了不对,坐中往往爱逃禅。
一朝寻仙游五岳,踏穿芒鞋不停脚。
朝登快阁挹流霞,暮宿云房捣灵药。
会言曾见裴庆父,弃妻走入真人府。
卧处草深三尺余,每入空山骑饥虎。
陌上忽逢铜鼓张,一片青毡单掩阳。
暝归岩洞抱龙宿,腥涎满身闻异香。
大岳人传大造化,夜走深山及奔马。
人问真言一字无,只把圆圈手中画。
后来作者张雪樵,雪山枯坐影萧萧。
自云参透元宫事,已见三花顶上飘。
龙宫主人杨伯雨,啬精炼形如处女。
百尺梯桥万丈潭,携至希夷讲经处。
七星岩下张光明,施药归来眼倍青。
怪松无枝洞底黑,日日鞭龙上太清。
大聂小聂见最晚,气爽神清意诞散。
半榻山云千卷书,相过一饱黄精饭。
归来招予早避名,人间寂寞道初成。
盘陀石上跏趺坐,固守虚无专养婴。
《杨山人寻仙歌》【明·王问】鬒发尽白雪垂肩,玉颜桃花如少年。人言世事了不对,坐中往往爱逃禅。一朝寻仙游五岳,踏穿芒鞋不停脚。朝登快阁挹流霞,暮宿云房捣灵药。会言曾见裴庆父,弃妻走入真人府。卧处草深三尺余,每入空山骑饥虎。陌上忽逢铜鼓张,一片青毡单掩阳。暝归岩洞抱龙宿,腥涎满身闻异香。大岳人传大造化,夜走深山及奔马。人问真言一字无,只把圆圈手中画。后来作者张雪樵,雪山枯坐影萧萧。自云参透元宫事,已见三花顶上飘。龙宫主人杨伯雨,啬精炼形如处女。百尺梯桥万丈潭,携至希夷讲经处。七星岩下张光明,施药归来眼倍青。怪松无枝洞底黑,日日鞭龙上太清。大聂小聂见最晚,气爽神清意诞散。半榻山云千卷书,相过一饱黄精饭。归来招予早避名,人间寂寞道初成。盘陀石上跏趺坐,固守虚无专养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767c67a7368d5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