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蝉聒翻嫌闹,草是花非细与论。
荷锸荒畦应阅遍,露葵已老竹生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里隐居于园林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居然城韨亦孤村,万壑千峰独掩门”以对比手法开篇,将繁华的城市与宁静的乡村相对比,突出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选择在万壑千峰之中独居,仿佛在喧嚣中找到了一片静谧之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
颔联“长有山云侵砚席,不妨野客对琴尊”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山云似乎有意无意地侵入诗人的书桌,与他相伴,而与野客对饮弹琴,则是诗人闲适生活的写照。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也暗示了他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厚友谊。
颈联“鸟啼蝉聒翻嫌闹,草是花非细与论”则通过细腻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热爱。鸟鸣蝉噪本是自然界的常态,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嫌闹”,这并非真的嫌恶,而是因为他在享受这份宁静的同时,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自然之声。而对草与花的细致讨论,则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尾联“荷锸荒畦应阅遍,露葵已老竹生孙”则以农事活动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土地的尊重和对生命的关注。荷锸代表了劳作,荒畦则是辛勤耕耘的结果。露葵老去,竹子新生,这一老一新之间,蕴含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规律。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生命延续和自然更替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园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