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孙韩二公》
《寄孙韩二公》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忆过春风十里亭,二君携酒玉为瓶。

小桃正吐樽前萼,娇鸟初传户外声。

如此风光留客饮,几多怀抱向人倾。

行台此夕忽相忆,谩掩重门月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户外(hù wài)的意思:户外指的是在室外的场所或活动。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留客(liú kè)的意思:指待客人或留宾客住下来不走。比喻用好的条件和服务留住客人。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外声(wài shēng)的意思:指外界的声音或言论。

相忆(xiāng yì)的意思:相互怀念、相互思念

小桃(xiǎo táo)的意思:指年纪小而聪明、机灵的孩子。

行台(xíng tái)的意思:指官员到地方巡视或巡行,以了解民情、解决问题。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重门(zhòng mén)的意思:指重要的门户,比喻重要的地方或重要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的一次宴饮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情感。诗人薛瑄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风中亭阁的美好,以及与友人共饮的欢愉氛围。

首句“忆过春风十里亭”,以回忆的方式拉开序幕,春风十里,亭阁静美,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怀旧的氛围。接着,“二君携酒玉为瓶”一句,点明了友人相聚的情景,玉瓶盛酒,更添几分雅致与高洁之感。

“小桃正吐樽前萼,娇鸟初传户外声”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烘托宴会的气氛。小桃绽放,娇鸟鸣叫,不仅增添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也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宴会上的欢声笑语。

“如此风光留客饮,几多怀抱向人倾”则表达了宴会中的情感交流。在如此美好的景色下,朋友们共享佳肴美酒,畅谈心事,彼此间的情感得以深入交流,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最后,“行台此夕忽相忆,谩掩重门惟月明”两句,以诗人自己的视角,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宴会已散,但心中仍难以忘怀,月光下的寂静更增了几分思念的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宴饮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美好,以及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和谐交融。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蝶恋花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

满眼颓垣欹病树,纵有余英,不值风姨妒。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

(0)

满庭芳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0)

次韵信仲晚兴

萧萧残照晚当楼,寒叶疏云乱客愁。

岁月蹉跎星北指,乾坤浩荡水东流。

古来人物俱黄土,少日心情在一丘。

独立无言风满袖,青山相对共悠悠。

(0)

浣溪沙·其三马上见

胜裤新裁蝉翼纱,锦靿自织凤头靴。

春风不耐碧油车。

金步摇飞金勒动,玉跳脱袅玉鞭斜。

满堤青草衬红霞。

(0)

解佩令

庵中住坐。尘劳越大。贪米面、看待经过。

赶杖按刀,磁碗五,瓦盆□个。匙箸杓甑没堆垛。

扫田恻釜,点灯遏火。入门关、出门安锁。

本要清闲,被许多、日常殃我。难为驾、五色云朵。

(0)

春闺

杏花零落燕泥香,閒立东风看夕阳。

倒把凤翘搔鬓影,一双蝴蝶过东墙。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