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天问:《天问》为屈原被逐后,见到楚国先王的宗庙以及王室公卿之祠堂,四下游览之后,身体疲惫,于壁画下修养精神,抬头正看到所绘图案,于是在墙壁上书写了文字,以抒发心中的愤懑之情的长篇诗作。
招魂:楚辞中一篇独具特色的作品,它是模仿民间招魂习俗写成的,其中又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存在争议,一说屈原为“呼唤楚怀王的灵魂回到楚国来”而作;一说宋玉“哀屈原魂魄放佚”,因而作。
彻:穿透。
阍:宫门。
岂知:哪里知道。
敌:抵挡。
- 翻译
- 屈原写出《天问》《招魂》这样脍炙人口的佳作,却仍无法将他的心意传达至君王面前。
哪里知道再奇丽的诗句,终究抵不过那小人的一句恶意重伤啊!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文学家陆龟蒙的《离骚》,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忧虑和对权力斗争中真假难辨的感慨。"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这里的“天问”指天神发出的召唤之声,意在比喻高层的召见或是上级对下属的质询;"招魂"则暗示着生命力的召回,与诗人希望保持精神清醒、不受外界干扰相呼应。"无因彻帝阍"中的“无因”表明没有正当理由,"彻帝阍"意指深入到皇宫的禁区或是权力中心,这里形容诗人即便到了最高的权力核心,也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和答案。
接下来的"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悲哀。在这句话中,“岂知”是一个反问词,意味着难以理解或不敢相信;“千丽句”指的是美好而有力的文字,比喻正直之士的言论;而“不敌一谗言”则是说这些美好的言辞竟然抵不过一个诽谤中伤的话语。这两句诗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认为即使是最具力量和美丽的正直之言,也无法在权力斗争中占据优势,反而容易被奸佞之徒利用谗言所扭曲。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弱,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对于真理与正义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权力斗争中的黑暗面,展现了陆龟蒙作为一个有深刻洞察力的文学家的风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五柳先生传
渊明千载士,志节尚苦清。
奈为五斗米,受彼县令名。
束带见督邮,颇亦用下情。
当时岂无议,以后何平评?
苟非归去来,五柳传不成。
对月
己卯八月十五夜,天地万里无云烟。
明月忽自海底出,皎如玉鉴当空悬。
清辉潋滟破幽溟,山河倒浸无馀景。
丹桂香消白兔愁,玉宇琼楼不禁冷。
南箕北斗潜光华,江汉无声流素波。
老夫于此兴不浅,有月无酒将奈何?
天上谁观羽衣舞,人间那得清虚府?
世情乖异每变更,月色何尝有今古?
秋风飘飘度箜篌,东家西家登大楼。
相期玩赏醉终夕,岂知别有穷途愁?
回首天涯故人少,白露凄凄下庭草。
欲持此意问嫦娥,孤雁一声关塞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