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花光梅十首·其三平地回春》
《题花光梅十首·其三平地回春》全文
宋 / 王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见说前村破雪开,我来雪影苍苔

平生不识春风面,却道春从花底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破雪(pò xuě)的意思:破除积雪,指春天到来。

雪影(xuě yǐng)的意思:雪的影子,比喻事物的痕迹或存在。

春风面(chūn fēng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面容和神情春风般和善、温暖、愉悦。

注释
见说:听说。
前村:邻近的村庄。
破雪:消融积雪。
我来:我到达。
雪影:雪后的影子。
浸:覆盖。
苍苔:青苔。
平生:一生。
不识:未曾遇见。
春风面:春天的景象。
却道:却说。
春从花底来:春天隐藏在花朵之下。
翻译
听说前村的积雪已经消融,我来到这里,只见雪后的影子映在青苔上。
我一生从未见过春天的真面目,却有人告诉我,春天是从花朵底下悄然来临的。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早春景色的诗,通过对雪后初开的村道与花朵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惊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清新。

"见说前村破雪开"一句,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初春解冻的情景,"破雪"二字生动地展现了雪开始融化的瞬间,而"我来雪影浸苍苔"则通过诗人自身的行动,将读者带入到这个季节转换的画面中。这里的"雪影"暗示着春光初照,"浸苍苔"则描绘了积雪下的苔藓已被融水浸湿的情形。

接下来的两句"平生不识春风面,却道春从花底来"则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复杂情感。"春风面"一词,不仅指自然界中春天的气息,更有抽象意义上的春天精神面貌。而"却道春从花底来"则是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理解,通过鲜活的花朵,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力量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雪、光线和花朵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早春初醒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体验。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清新脱俗,是一首成功传达季节之美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柏

王柏
朝代:宋   字:会之   籍贯:婺州金华   生辰:1197-1274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猜你喜欢

汉宫篇

云蟠象魏接长杨,日拥龙颜坐未央。

吾道欲兴周礼乐,圣朝空老汉文章。

九重推毂边人泪,杂佩分花辇路香。

谁荐《子虚》金马外,汾阴春雨夜苍苍。

(0)

金陵咏怀

奕奕钟山紫气开,壮游弹铗凤皇台。

上林曙色迎黄鸟,古殿晴阴锁绿苔。

驰道久虚清跸度,近臣犹似早朝回。

当年定鼎尊临日,玉帛曾闻万国来。

(0)

独立

独立沙边路,因伤旅客单。

严风知絮败,落叶识心酸。

肝胆犹年少,头颅莫岁残。

东家有宝剑,欲夺醉中看。

(0)

观选淑女

长安女儿巧伺人,手持纨扇窥芳尘。

姊妹相私择佳丽,无过愿得金吾婿。

如何天阙觅好逑,翻成凌乱奔榛丘。

吏符登门如索仇,斧柱破壁怒不休。

父母长跪兄嫂哭,愿奉千金从吏赎。

纷纷宝马与香车,道旁洒泪成长渠。

人间天上隔星汉,天上岂是神仙居。吁嗟!

天上岂是神仙居。

(0)

病中遣怀

三月孤斋斗帐寒,十旬休沐主恩宽。

閒翻药裹呼儿晒,细检诗筒借客看。

千里乡心芳草绿,一年春色杏花残。

浮踪去住浑无赖,行路人间信是难。

(0)

柘湖何子卜筑金陵园居次韵

买得新廛住旧京,灌园时汲后溪清。

帘钩谢老怀山意,药莳王郎誓墓情。

泯泯槐阴分阵蚁,惺惺花外数声莺。

春风又度芊绵处,谁伴巾车出石城。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