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剡 纸 歌 唐 /顾 况 云 门 路 上 山 阴 雪 ,中 有 玉 人 持 玉 节 。宛 委 山 里 禹 馀 粮 ,石 中 黄 子 黄 金 屑 。剡 溪 剡 纸 生 剡 藤 ,喷 水 捣 后 为 蕉 叶 。欲 写 金 人 金 口 经 ,寄 与 山 阴 山 里 僧 。手 把 山 中 紫 罗 笔 ,思 量 点 画 龙 蛇 出 。政 是 垂 头 蹋 翼 时 ,不 免 向 君 求 此 物 。第 二 百 六 十 六 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垂头(chuí tó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沮丧、失望、无精打采等情绪。
点画(diǎn huà)的意思:指细微、琐碎的工作。
画龙(huà lóng)的意思:指在作品或事物的最后关键部分加上点睛之笔,使其更加完美或出彩。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寄与(jì yǔ)的意思:寄托希望、寄托感情
蕉叶(jiāo yè)的意思:指蕉叶的形状,比喻事物的片面或表面现象。
金屑(jīn xiè)的意思:形容极其珍贵、稀少的东西。
金人(jīn rén)的意思:指富有财富、地位高且备受尊敬的人物。
金口(jīn kǒu)的意思:形容说话有权威、有分量,能够使人信服或感到敬佩。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路上(lù shàng)的意思:指在路途中,在旅途中。
门路(mén lu)的意思:指通往某个地方或达到某个目的的途径或方法。
喷水(pēn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迅猛喷涌而出。
剡纸(shàn zhǐ)的意思:用剡纸维护正义,指为了维护正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剡溪(shàn xī)的意思:指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剡藤(yǎn téng)的意思:剡藤是指藤蔓盘绕,形成纠结的样子。比喻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解决或纠正。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思量(sī liàng)的意思:思考、考虑、斟酌
蹋翼(tà yì)的意思:指损毁、破坏他人的翅膀,比喻阻碍他人发展,使其失去前进的能力。
宛委(wǎn wěi)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的姿态或形状优美曲折。
阴山(yīn shān)的意思:指遮蔽阳光的山,比喻阻碍或遮蔽人的前途或发展。
玉人(yù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玉节(yù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云门(yún mén)的意思:指门上有云气,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中黄(zhōng huáng)的意思:指中央政权的势力。
石中黄(shí zhōng huáng)的意思:形容珍贵的东西隐藏在普通的外表之下。
宛委山(wǎn wěi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峰峦起伏的样子。
石中黄子(shí zhōng huáng zǐ)的意思:指在石头里面找到黄金,比喻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了非凡的价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风景画面,并融入了对书法和佛经的追求。开篇“云门路上山阴雪,中有玉人持玉节”两句,以诗意象设定了一个神秘而又清冷的环境,"玉人"形象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而"持玉节"则暗示了一种仪式或者礼制的存在。
接下来的“宛委山里禹馀粮,石中黄子黄金屑”两句,通过对古代圣王禹和道家仙人黄子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与历史感。"禹馀粮"可能指的是禹稷之功,即治水有成,而"石中黄子黄金屑"则是对道家炼丹术的一种描绘,表达了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
“剡溪剡纸生剡藤,喷水捣后为蕉叶”两句,是对诗人书写场景的细腻描绘。"剡溪"之水清澈可用来浸制纸张,而"剡纸"则是特指用于书法的高品质纸张;"喷水捣后为蕉叶"则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造纸工艺,使得纸张拥有类似于香蕉叶的韧性。
“欲写金人金口经,寄与山阴山里僧”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经典的尊崇和向往,以及希望将这些经文传递给山中寺庙里的僧侣。"金人金口经"可能指的是用黄金书写的佛教圣言,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真理。
“手把山中紫罗笔,思量点画龙蛇出”两句,则是对诗人书法艺术追求的展现。“紫罗笔”在古代被视为上等的书写工具,而"思量点画龙蛇出"则表明诗人的书法已经达到了能够生动描绘出龙蛇形态的境界。
最后“政是垂头蹋翼时,不免向君求此物”两句,可能是在用一种隐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对于高品质纸张的迫切需求。在古代,"垂头蹋翼"常用来比喻书写或读书之时的专注与投入。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也展现了其对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的深厚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扶桑行送铦仲刚东归
日出扶桑根,日上扶桑顶。
海色秋茫茫,天光何万顷。
扶桑日东出,若木日西落。
日出天始明,扶桑人不恶。
扶桑有国自鸿荒,有国有人天性良。
亦复有君臣,栋宇垂衣裳。
自古国有主,不知何姓氏,闻自周中王,世嗣相传宗揖让。
至今惟一姓,不识有兴亡。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道之纲,何弛何张。
且吾闻之扶桑之国人,宁杀不受辱,岂不谓死亦何短,生亦何长。
身在义所耻,身死义不忘。
皇元发仁被六合,海服远来贡,大泊凌广洋。
陈辞极恳款,器物尽精致,黄金铸甲白日光。
大珠径寸夜发芒,利刀截铁断两旁。
水玉拾海底,湛澈团天浆。
奇才妙识不及数,一一具献无诡藏。
上者国有使,下者通贩商。
年年以为常,奈何汉中叶,独用桑弘羊。
内府无钱愧张武,大官小吏贪如狼。
怀金辱明主,秽德腥外邦。
彼岂侮大国,顾敢为猖狂。
夜半海水赤,南风无回樯。
十年不遣使东天,遂裂长鲸奋怒火炽扬。
波涛汹生,海中不宁,上人何年来,瞳人正碧发未苍。
词句所发,如众妙香,自言读书在扶桑。
慕法五天竺,十七来钱唐。
十八姑苏住,浩歌濯沧浪。
问剑虎丘石,挂席枫桥霜。
古台吟凤去,新寺访龙翔。
振衣香炉颠,洗钵三石梁。
天上归来虞阁老,留之廿日扫室置禅床。
笑谓门生及儿子,海国有此圭与璋。
一一作歌送,彷佛扶桑之故乡。
珊瑚树底龙所宫,照之五色云锦章。
龙儿护惜不得睡,中天夜掉紫玉幢,意用慰此遥相望。
往年上人去,我在霅上不得见,前年上人归,我方僦宅园中央。
日夕还往双桧下,列榻坐受南薰凉。
写诗不记首,把酒无数觞。
苧袍浮霜踏月色,夜未及鼓犹携将。
双桧先生不及仕,抱瓮灌园而已矣。
有家何曾隔海水,有路未即还乡里。
园芎二亩差可拟,菜本作羹播其子。
日日月月逝莫止,朝朝暮暮聊尔耳。
此非天运固知此,扶桑之国邈东溟。
子其怀归子所应,天之所在子无能。
方今天子圣且明,子能有道玉帛徵。
林泉之家从所营,子子孙孙无尽灯。
子国君臣家父兄,一日闻之千载名。
子毋扶桑归,听我歌此扶桑行。
《扶桑行送铦仲刚东归》【元·丁复】日出扶桑根,日上扶桑顶。海色秋茫茫,天光何万顷。扶桑日东出,若木日西落。日出天始明,扶桑人不恶。扶桑有国自鸿荒,有国有人天性良。亦复有君臣,栋宇垂衣裳。自古国有主,不知何姓氏,闻自周中王,世嗣相传宗揖让。至今惟一姓,不识有兴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道之纲,何弛何张。且吾闻之扶桑之国人,宁杀不受辱,岂不谓死亦何短,生亦何长。身在义所耻,身死义不忘。皇元发仁被六合,海服远来贡,大泊凌广洋。陈辞极恳款,器物尽精致,黄金铸甲白日光。大珠径寸夜发芒,利刀截铁断两旁。水玉拾海底,湛澈团天浆。奇才妙识不及数,一一具献无诡藏。上者国有使,下者通贩商。年年以为常,奈何汉中叶,独用桑弘羊。内府无钱愧张武,大官小吏贪如狼。怀金辱明主,秽德腥外邦。彼岂侮大国,顾敢为猖狂。夜半海水赤,南风无回樯。十年不遣使东天,遂裂长鲸奋怒火炽扬。波涛汹生,海中不宁,上人何年来,瞳人正碧发未苍。词句所发,如众妙香,自言读书在扶桑。慕法五天竺,十七来钱唐。十八姑苏住,浩歌濯沧浪。问剑虎丘石,挂席枫桥霜。古台吟凤去,新寺访龙翔。振衣香炉颠,洗钵三石梁。天上归来虞阁老,留之廿日扫室置禅床。笑谓门生及儿子,海国有此圭与璋。一一作歌送,彷佛扶桑之故乡。珊瑚树底龙所宫,照之五色云锦章。龙儿护惜不得睡,中天夜掉紫玉幢,意用慰此遥相望。往年上人去,我在霅上不得见,前年上人归,我方僦宅园中央。日夕还往双桧下,列榻坐受南薰凉。写诗不记首,把酒无数觞。苧袍浮霜踏月色,夜未及鼓犹携将。双桧先生不及仕,抱瓮灌园而已矣。有家何曾隔海水,有路未即还乡里。园芎二亩差可拟,菜本作羹播其子。日日月月逝莫止,朝朝暮暮聊尔耳。此非天运固知此,扶桑之国邈东溟。子其怀归子所应,天之所在子无能。方今天子圣且明,子能有道玉帛徵。林泉之家从所营,子子孙孙无尽灯。子国君臣家父兄,一日闻之千载名。子毋扶桑归,听我歌此扶桑行。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1167c6aa99d7eb0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