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草(bái cǎo)的意思:白草意为雪中的草,形容坚强不屈的品质。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骢马(cōng mǎ)的意思:指一匹骑乘的好马。
覆育(fù yù)的意思:指照料、抚养、教育孩子。也可指照料、抚养、教育他人。
归鸿(guī hóng)的意思:指归程远的大雁,比喻旅游或迁徙的人。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瀚海(hàn hǎi)的意思:指广阔无边的海洋,比喻非常广大或无边无际的事物。
皇仁(huáng rén)的意思:指君主的仁德和恩爱。
旌旆(jīng pèi)的意思:旌旆是指旗帜和旌旗,泛指旗帜飘扬的场景。
昆仑(kūn lún)的意思:指高山,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大的事物。
气雄(qì xióng)的意思:形容气势雄壮,威风凛凛。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逸气(yì qì)的意思:指心境超然、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也可指人的气质高雅、不拘小节。
玉关(yù guān)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也比喻险要的关口。
紫驼(zǐ tuó)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难得一见的事物或人。
- 鉴赏
此诗《送陈员外子鲁奉使西域》由明代诗人胡若思所作,描绘了壮丽的边塞景象与深厚的人文关怀。
首联“旌旆西征逸气雄,玉关春早听归鸿”,开篇即展现了一幅雄壮的边塞图景。旌旗飘扬,军队西征,气势磅礴;玉门关内,春天提前到来,归鸿南飞,一派生机勃勃之象。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动态描写,营造出既壮阔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颔联“紫驼夜度交河月,骢马晨嘶瀚海风”,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夜晚与清晨景象。紫驼在月光下穿越交河,显得神秘而壮美;晨曦初现,骢马在瀚海之风中嘶鸣,展现出边疆生活的独特韵味。这里运用了色彩(紫驼、交河月)、时间(夜、晨)和自然元素(风),丰富了画面感。
颈联“黄沙古碛行行见,白草寒云处处同”,则将视角转向更为广阔的边疆大地。黄沙覆盖的古旧沙漠,白草与寒云交织的景象,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辽阔。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出边疆环境的艰苦与壮丽。
尾联“莫言万国昆仑外,总在皇仁覆育中”,收束全诗,表达了对远行者的深切关怀与对国家统一、和平稳定的美好祝愿。这句话意味着无论身处何方,都沐浴在皇恩之下,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统一和人民福祉的深情厚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人文情怀,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国家统一、和平稳定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
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
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望少华三首
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
今对晴峰无十里,世缘多累暗生悲。
文字波中去不还,物情初与是非闲。
时名竟是无端事,羞对灵山道爱山。
眼看云鹤不相随,何况尘中事作为。
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