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致中相拉游武夷有六耳不同谋之语原仲和章意似未平也再次原韵》
《致中相拉游武夷有六耳不同谋之语原仲和章意似未平也再次原韵》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年衰渐涸玉池津,拟丐明窗一匕尘。

底用趋风六耳须知对影已三人。

高情政喜追灵运饱学那容欠大春

右挈左提俱有赖,应怜怀抱久倾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饱学(bǎo xué)的意思:形容学识渊博,知识丰富。

大春(dà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象或气氛非常美好、繁荣。

高情(gāo qíng)的意思:指感情高尚、慷慨豪放。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灵运(líng yùn)的意思:指人运气好,事情顺利,能够得到幸运。

六耳(liù ěr)的意思:形容耳朵多,善于聆听。

年衰(nián shuāi)的意思:年纪渐长,身体逐渐衰弱

趋风(qū fēng)的意思:追随潮流或趋势,跟随大众的意见或行为。

衰渐(shuāi jiàn)的意思:衰落逐渐减弱。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有赖(yǒu lài)的意思:指依靠、依赖。

玉池(yù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湖泊或池塘。

鉴赏

此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作品,首先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哀愁与无奈。他在开篇便写“年衰渐涸玉池津”,以衰老的池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个人境遇的凄凉。接着是“拟丐明窗一匕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迷茫的担忧,希望能从生活中寻得一丝慰藉。

“底用趋风防六耳”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外界议论的警觉和防备,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不安。紧接着,“须知对影已三人”则是表达了诗人在精神世界中的孤独,即便是在静夜中,与自己的影子为伴,也仿佛有第三个人存在,增添了一份超现实的寂寞。

“高情政喜追灵运”一句,显示出诗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而“饱学那容欠大春”则是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安感。

最后,“右挈左提俱有赖”表达了诗人的依赖心理,而“应怜怀抱久倾囷”则是对内心世界深处的悲哀与无奈的抒发,表明了诗人对于现实环境的不满和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巧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深沉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清平乐·其二为儿铁柱作

灵皇醮罢。福禄都来也。试引鹓雏花树下。

断了惊惊怕怕。从今日日聪明。更宜潭妹嵩兄。

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0)

跋王进叔所藏画五首·其二赵昌四季:芍药

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

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

(0)

赠写御容妙善师

忆昔射策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

紫衣中使下传诏,跪奉冉冉闻天香。

仰观眩晃目生晕,但见晓色开扶桑。

迎阳晚出步就坐,绛纱玉斧光照廊。

野人不识日月角,彷佛尚记重瞳光。

三年归来真一梦,桥山松桧凄风霜。

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寺昼闭房。

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幅巾常服俨不动,孤臣入门涕自滂。

元老侑坐须眉古,虎臣立侍冠剑长。

平生惯写龙凤质,肯顾草间猿与獐。

都人踏破铁门限,黄金白璧空堆床。

尔来摹写亦到我,谓是先帝白发郎。

不须览镜坐自了,明年乞身归故乡。

(0)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0)

咏酥

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

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0)

江城子·其二春兴

一年春事几何空。杏花红。海棠红。

看取枝头,无语怨天公。

幸自一晴晴太暖,三日雨,五更风。

山中长自忆城中。到城中。望水东。

说尽闲情,无日不匆匆。

昨日也同花下饮,终有恨,不曾浓。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