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董令升四咏·其一寻幽亭》
《次韵董令升四咏·其一寻幽亭》全文
宋 / 朱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帝遣银河太微,馀波散绕野人扉。

此行步步佳处盘礴孤亭试解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步步(bù bù)的意思:逐步,一步一步地进行或发展。

孤亭(gū tíng)的意思:形容孤单独立,无人相伴的景象或境地。

佳处(jiā chǔ)的意思:指好处、优点、益处。

盘礴(pán bó)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或水流湍急的样子。

太微(tài wēi)的意思:太微,古代天文学中指太阳周围的微小星宿,也用来比喻微小的事物。

行步(xíng bù)的意思:行走,步行。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银河(yín hé)的意思:指银河系,也指河流水系。

翻译
天帝派遣银河从天空中倾泻而下,洒向太微星区,
余下的波光则漫过田野,照耀到农人的门窗。
注释
帝:天帝。
遣:派遣。
银河:银河系(这里指银河落人间)。
太微:古代星官名,代表天空中的某个区域。
馀波:剩余的水流或光芒。
散绕:散开并环绕。
野人:乡村居民。
扉:门。
此行:这次行程。
步步:每一步。
佳处:美好的地方。
盘礴:形容地势起伏不平或建筑物雄伟。
孤亭:孤独的亭子。
试解衣:尝试解开衣服,可能表示放松或欣赏美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所作,名为《次韵董令升四咏(其一)寻幽亭》。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帝遣银河下太微,馀波散绕野人扉。" 这两句以天帝之命将银河倾泻而下的壮观作为开篇,描写了自然景象与人间生活的交融。"太微"指的是星宿中的太微宫,借此来表达诗人对高远境界的追求。"馀波散绕野人扉"则是说银河的余波流入乡间,环绕着普通百姓的家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而又不失亲切的情趣。

"此行步步有佳处,盘礴孤亭试解衣。"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自身的体验,表达了在旅途中不断发现美好之地的愉悦心情。"盘礴"形容自然景观的雄伟与曲折,而"孤亭"则是诗人寻幽的目的所在,是他心灵的寄托。"试解衣"则暗示着诗人的放松和享受,仿佛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他可以卸下尘世的重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作者介绍
朱翌

朱翌
朝代:宋   号:潜山居士   籍贯:省事老   生辰:1097—1167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猜你喜欢

临危诗

丙子岁之朝,占寿于古哲。

乃得邵尧夫,其年六十七。

我今适同之,命也数以毕。

所恨成仁书,未曾终撰述。

呜呼忠义公,精神同泯沕。

后来作传者,列我遗民一。

生死累友人,川南自周恤。

独漉题铭旌,志节表而出。

华趺存后人,始终定无失。

林屋营发冢,俾近冲虚侧。

(0)

秋行四首·其一

乱竹微开一角,莫云远带孤村。

人到绿杨下马,屋迎秋水开门。

(0)

旅月

日落月复生,升沉感慨并。

古今俱若此,旅夜难为情。

潮水三更起,村鸡历乱鸣。

镆铘时一拂,寂寞壮心惊。

(0)

瓶梅

何郎徙倚不成诗,却月凌风折一枝。

好比禅心共清净,澹然冰雪供军持。

(0)

芝兰湖

芝兰生深林,无人常自芳。

君子处阶前,明德惟馨香。

游鱼创罝罗,好鸟名鸳鸯。

微风动林岸,此心共回翔。

(0)

相逢行

瑶池仙女何人谪,明玉雕成云外质。

记得夜深烛灭时,光艳犹堪照一室。

轻盈广袖来翩翩,疑在缑山鹤背悬。

芳兰竟体直堪把,玉树临风殊可怜。

花前一见两相许,笑隔夭桃私致语。

竹叶深杯常互持,春葱纤手频相挽。

酒阑背烛解罗衣,鸳枕频催欲就迟。

梨花院宇沉沉夜,正是倾情倒意时。

日光渐透纱窗紫,犹倚绣帏娇不起。

依依杨柳梦初回,绿发参差云半委。

须臾呼茗涤馀薰,迥眸引睇方殷勤。

三生寒□曾相缔,一死从今拚与君。

君情我意方萦系,长指青松对寒岁。

岂谓欢来不毕输,遂使爱深还割袂。

人前作别两相看,虽复强笑摧心肝。

谁云合易离还易,自觉留难去更难。

舆人驾车疾如驶,咫尺相看成万里。

离愁飞过岭头云,别泪洒添江上水。

江雨潇萧江路漫,归舟永夜梦魂寒。

春明好赴西陵约,莫遣东风花鸟阑。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