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意·其三》
《古意·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嶰阴有孤竹,常含千岁霜。

截为雄鸣管,其音中清商。

不在人耳,世已无凤皇

新声一时艳曲乱高倡。

安得日相御,并坐君子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并坐(bìng zuò)的意思:指多人一起坐在一起,表示和睦、团结。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凤皇(fèng huáng)的意思:指凤凰,比喻君主或者贤明的统治者。

孤竹(gū zhú)的意思:形容孤独无依、独立自主。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鸣管(míng guǎn)的意思:指吹奏乐器,特指吹奏管乐器。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千岁(qiān suì)的意思:形容人的寿命长久,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历史悠久。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相御(xiāng yù)的意思:相互尊敬、互相之间礼貌待人

新声(xīn shēng)的意思:指新的声音、新的声势。

艳曲(yàn qǔ)的意思:形容文章或音乐等艺术作品色彩丰富、吸引人。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中清(zhōng qīng)的意思:中庸之清洁,指人品高尚,行为端正,清正廉洁。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古意(其三)》。诗中描绘了一幅关于孤竹与雄鸣管的景象,以及对美好音乐与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句“嶰阴有孤竹,常含千岁霜”,以孤竹在嶰阴之地,历经千年霜雪的洗礼,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岁月的沉淀。接着,“截为雄鸣管,其音中清商”描述了将孤竹制成雄鸣之管,其声音能与清商之音共鸣,展现出音乐的美妙与和谐。

“岂不在人耳,世已无凤皇”一句,表达了尽管音乐美妙,却因世道变迁,已难觅知音,如同凤凰不再飞翔于世间,暗含对时代变化的感慨。接下来,“新声自一时,艳曲乱高倡”则指出新音乐虽一时流行,但往往伴随着浮华与喧嚣,失去了音乐应有的纯粹与深邃。

最后,“安得日相御,并坐君子堂”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志同道合之人共享音乐之美的渴望,希望在君子之堂中,每日都能聆听美妙的音乐,享受心灵的愉悦与精神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孤竹与雄鸣管的意象,以及对音乐与理想境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书兰亭记后

高竹深溪春事幽,文章千古说风流。

我今犹恨当时笔,欠写新亭一段愁。

(0)

挽长清李处士

芒鞋竹杖谢风烟,江郭南头卧一廛。

别馆花开人醉酒,小窗月照客成篇。

谁图栗里高风散,唯有龙门盛会传。

惆怅故人思旧处,数声邻笛夕阳天。

(0)

渡淮寄养浩

竹清寒房静,残月在西壁。

悄悄灯影微,尸坐弃枕席。

井华饮蟾蜍,玄云成五色。

明知非世谋,精诣在六籍。

我行长淮浪,冻树挟春碧。

梦子白纻宽,双眸炯空激。

书来屡在手,此意何的的。

数回不成欢,远别乃复恻。

归雁临风翔,先之寄深忆。

(0)

赋荅沈上舍南疑·其二

绿窗无事懒搊筝,小捲虾帘坐听莺。

客到不劳鹦鹉报,隔溪吹到踏歌声。

(0)

南湖

昨夜南湖雨点齐,蓼花滩没板桥低。

美人晓起褰珠箔,无限白云飞出溪。

(0)

挽钱烈妇

列阵貔貅壮,金笳早渡关。

黄云吞白昼,碧水葬红颜。

杜若遗香佩,江蓠想翠鬟。

伤神荀奉倩,时见泪痕斑。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