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忽震,震处众人惊。
若雷又非声振怒,我军之上必摧倾,移寨免忧惊。
这首诗以“雷忽震”开篇,描绘了雷声乍起时的震撼与众人惊慌失措的情景。接着,诗人巧妙地将雷声与军事行动联系起来,提出如果雷声并非出于愤怒,而是预示着某种征兆,那么在军营中可能会发生不利的变化,暗示了战争中的不可预测性和形势的瞬息万变。最后,诗人给出了一个建议——“移寨免忧惊”,即在可能的不利迹象出现时,军队应迅速转移阵地,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恐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隐喻了战场上的策略与应对之道,体现了古代军事思想中对环境变化敏感性和灵活应变能力的重视。诗中寓言式的表达,既展现了诗人对军事战略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
儿时光景浮云换,宵宵短檠依旧。
猊鼎添檀,虾帘押蒜,最是黄昏时候。餐芳吮秀。
尽压瓦霜肥,窥窗月瘦。
万籁沈沈,良书独拥胜清昼。江湖几度载酒。
悔胥疏憔悴,年时奔走。
铁马千蹄,红蟫一发,费我踌躇搔首。观河面皱。
只嚼蕊吹花,情怀尚又。急鼓疏铃,此生消受彀。
云水阔。斜阳满江树,乱红凄切。
归鸦噪晚,寒林飘叶。
负手西风独立,对芦花、十顷如雪。忆初别。
玉箫幽恨,断肠难说。病起恹恹娇怯。
叹天涯、青禽渐缺。绣幕灯初,银屏雨后,吟怀都歇。
海国秋来霜讯早,闲过茱萸时节。风铃咽。
摇碎檐前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