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河、万里卷沙来,沙高与城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大举(dà jǔ)的意思:大规模行动或举动
大黄(dài huáng)的意思:指大力、强有力的人或事物。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飞将(fēi jiàng)的意思:指勇猛善战、战斗力强的将领或士兵。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付与(fù yǔ)的意思:将某种权力、责任、任务等交给他人。
黄巾(huáng jīn)的意思:指反抗统治者、进行起义或暴动的人群。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积雪(jī xuě)的意思:指积聚的雪,比喻长时间积累的事物。
笳声(jiā shēng)的意思:笳声是指悲伤的音乐声,也可用来形容悲伤或哀怨的情感。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举事(jǔ shì)的意思:指有勇气、有决心去做某事。
流萤(liú yíng)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骆驼(luòtuo)的意思:指心胸宽广,能够承受困难和压力的人。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人马(rén mǎ)的意思:指人和马,形容人的行动迅速敏捷。
生长(shēng zhǎng)的意思:指事物的生命力或发展状况逐渐增长。
威名(wēi míng)的意思:指声誉显赫,威望很高的名声。
无成(wú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
雄镇(xióng zhèn)的意思:形容威武雄壮,力量强大。
血花(xuè huā)的意思:指战争中流出的鲜血,也用来形容严重的伤势或激烈的斗争。
榆林(yú lí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风貌。
玉颜(yù yán)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美丽,皮肤白皙如玉。
原野(yuán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原野,比喻没有限制和束缚的自由环境。
忠魂(zhōng hún)的意思:指忠诚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最好(zuì hǎo)的意思:表示在某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或最佳状态。
-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榆林镇吊诸忠烈》由明末清初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榆林镇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忠烈的深切缅怀和敬仰之情。
开篇“大黄河、万里卷沙来,沙高与城平”,以黄河的壮阔景象起笔,描绘出边关的险峻与辽远,为全诗奠定了豪迈悲壮的基调。接着,“教红城明月,白城积雪,两不分明”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红城与明月、白城与积雪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凄美的氛围,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孤独。
“恨绝当年搜套,大举事无成”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历史事件未能成功实现的遗憾与惋惜,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批判。接下来,“长把秦时塞,付与笳声”则通过历史的回溯,将榆林镇与秦时边塞相联系,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边防重镇的历史地位,同时笳声的哀怨,也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最好榆林雄镇,似骆驼横卧,人马皆惊”这一句,以骆驼的形象比喻榆林镇的雄伟,不仅形象生动,也寓意深远,骆驼的坚韧与榆林镇的守卫精神相得益彰。随后,“更家家飞将,生长有威名”则赞美了榆林镇世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英勇事迹,如同威名远播,深入人心。
最后,“为黄巾、全膏原野,与玉颜、三万血花腥”两句,通过“黄巾”、“玉颜”等意象,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牺牲的悲壮,同时也表达了对无辜生命的同情与哀悼。“忠魂在,颐君为厉,莫逐流萤”则是对忠烈英灵的呼唤与告诫,希望他们能守护这片土地,勿让邪恶之徒得逞,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也有对英雄的颂扬与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