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代下(dài xià)的意思:代替下来,接替下来。
荡荡(dàng dà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阔,没有边际。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风旋(fēng xuán)的意思:风旋指风向忽然改变,迅速转向。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河岸(hé àn)的意思:指河流两岸,比喻事物的两个极端或对立面。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龙伯(lóng bó)的意思:指聪明、机智的人。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马头(mǎ tóu)的意思:指事情的开端或起头。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上古(shàng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年代,特指离现在很久远的古代。
使臣(shǐ chén)的意思:指派往外国或附属国的使者,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熙熙(xī xī)的意思:形容人多、热闹的样子。
旋马(xuán mǎ)的意思:形容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原地(yuán dì)的意思:停留在原地不动。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河堤怀古》由明代诗人程本立所作,通过对黄河岸边落日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往历史与现实社会的对比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首句“落日黄河岸”,以夕阳映照黄河的壮丽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接着“儿童看使臣”,通过儿童的目光,引出使臣这一历史角色,暗示着历史的传承与变迁。
“云封龙伯树,风旋马头尘”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云雾缭绕的龙伯树象征着古老传说中的神秘与遥远,而风中旋转的马头尘则勾勒出古代战争或旅行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氛围。
“荡荡中原地,熙熙上古民”描绘了一幅广阔而繁荣的古代社会图景,表达了对过去盛世的怀念与向往。“荡荡”形容土地的辽阔,“熙熙”形容人民的和谐与幸福,两者结合,构成了一种理想化的古代社会风貌。
然而,最后一句“如何三代下,风俗再难淳”转折突兀,揭示了诗人对后世社会风气的忧虑。在经历了三代(这里可能暗指夏、商、周或更广义的古代文明)之后,社会风俗难以恢复到过去的淳朴状态,流露出对时代变迁、道德沦丧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河堤怀古》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场景的诗歌,更是诗人对历史、社会、人性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秦子质太守炳直应粤帅之辟
重阴羃三山,霪潦动骑月。
君攐石鼓云,掉头晓当发。
腥风满天地,到处蛟鼍窟。
岳岳茶陵公,抡贤绝私谒。
屈伸任变化,离合感倏忽。
论交饶楚才,识君晚咄咄。
故知名父子,时辈迥度越。
出手试郡符,巨变定仓卒。
甘棠众犹爱,直木谁敢伐?
闽江人海流,南下亘百粤。
深杯滟金波,不醉已兀兀。
刺船吾归眠,江鸥与灭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