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学示友人杂诗·其二》
《论学示友人杂诗·其二》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中立亭亭四不偏,何人识是静时专。

此形而上方名道,未画之先自有天。

寻逐必然终入俗,虚堂宁免误沦禅。

莫向其间求可执,前人诃破谓无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必然(bì rán)的意思:指不可避免的、必定会发生的事情。

而上(ér shàng)的意思:指逐渐提高到更高的层次或水平。

方名(fāng míng)的意思:指有名望、声誉的人。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前人(qián rén)的意思:前人努力奋斗,后人享受成果。比喻前人的努力为后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无权(wú quán)的意思:没有权力或权威。

先自(xiān zì)的意思:先自在这里指的是自己先行动起来,率先做某事。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寻逐(xún zhú)的意思:追寻追逐,追求目标。

中立(zhōng lì)的意思:指遵循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态度。

形而上(xíng ér shàng)的意思:指超越物质、超越感官的存在或事物,即超出现实世界的范畴。

鉴赏

这首诗以“中立亭亭四不偏”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独立不倚、公正无私的品格。接着,“何人识是静时专”一句,强调了这种品格在平静之时的专注与坚守。诗人进一步阐述,真正的道并非外在形式所能完全表达,而是在未被具体描绘之前就已存在于宇宙之中。

“寻逐必然终入俗”警示人们追求确定性与常规往往会落入世俗的束缚,而“虚堂宁免误沦禅”则表达了即使在看似空无一物的内心深处,也有可能迷失于宗教的教条之中。最后,“莫向其间求可执,前人诃破谓无权”告诫读者,不应在这些抽象的概念中寻求固定不变的原则,因为前人的智慧已经揭示出,真正的自由在于不受任何固定规则的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比喻和警句,探讨了个人修养、道德原则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自我,追求真正的自由与真理。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求初老墨梅

手开玉玺心希有,乃得横烟冰雪枝。

枯木堂中安用许,适堪病眼发新诗。

(0)

送行

语别既不易,况与子同生。

如何携手好,忽作千里行。

(0)

赠颍昌府化士

异时得交天下士,触目琳琅珠玉间。

年来林下龟藏六,一见道人聊解颜。

(0)

次韵孙向仲自灵隐归馀杭二首·其一

淡月晴风奏晓凉,春回草木被馀香。

溪桥村落牛羊散,竹坞人家桑柘忙。

大树稍疑经枥社,群鸡端恐过尸乡。

年来课最何须问,翁媪茅檐话短长。

(0)

再用韵

杨柳池塘表里青,鱼儿偷眼畏蜻蜓。

夜来雨过菖蒲静,倒浸中天四五星。

(0)

偈二十四首·其十七

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

全迷即全悟,全死即全生。魔佛齐平,孰为非道。

又须知生死非涅槃,涅槃非生死。

无生死而不显涅槃,无涅槃而不度生死。

法法显然,尘尘自离。到者里,更须有转身一路。

若也转得,枯木枝头,别迎春色。

踢倒铁围山,踏翻生死海。

从教月色和云白,管取春来草又青。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