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望夜见月》
《四月望夜见月》全文
明 / 陶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半年不见团团月,或是天阴或病中。

镜影偏随今夜满,鬓华不与向时同。

似怜偃仰空檐下,曾照婆娑舞剑雄。

遥想清光千里共,儿孙对此忆衰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华(bìn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美丽和光彩。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或是(huò shì)的意思:表示选择的两个选项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接受,用于表示两者之间的等价关系。

偏随(piān suí)的意思:偏袒、偏向跟随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衰翁(shuāi wēng)的意思:指年老体衰的人。

天阴(tiān yīn)的意思:天空阴暗,没有阳光。

团团(tuán t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圆满、完整的样子

向时(xiàng shí)的意思:指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向往。

偃仰(yǎn yǎng)的意思:偃仰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在睡觉或休息时的姿势,意思是躺在床上或地上,仰卧或平躺。

遥想(yáo xiǎng)的意思:回想往事,追忆过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四月望夜见月》描绘了诗人久别重逢明月的感慨。首句“半年不见团团月”,表达了对月的思念之情,暗示了诗人半年来的生活变化和内心的孤寂。接着,“或是天阴或病中”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未能常常见到月亮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天气不佳或是自身身体状况不佳。

“镜影偏随今夜满,鬓华不与向时同”两句,通过镜子中的月影和自身的鬓发变化,展现了时光流转,诗人年华老去的无奈。月影圆满,而诗人却已非昔比,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似怜偃仰空檐下,曾照婆娑舞剑雄”描绘了诗人想象中月光曾照耀自己年轻时舞剑的场景,表达了对往昔豪情壮志的怀念。最后一句“遥想清光千里共,儿孙对此忆衰翁”,诗人希望远方的儿孙也能共享这千里清光,同时借此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自身衰老的感慨。

整首诗以月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陶安
朝代:明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猜你喜欢

与箬溪焕上人夜坐

菱窠柿叶满秋池,彷佛樵歌在翠微。

隔寺晚钟声欲断,蒲葵树底一僧归。

(0)

古赠别三首·其二

今君远行迈,黄叶辞故林。

驱车背寒日,何能写冲襟。

勿叹儒服弊,去为尘土侵。

白云在空谷,岁晚毋遐心。

(0)

赠陈箓士

青囊传宝箓,龙虎度师家。

短褐烟霞满,离山岁月赊。

不愁生白发,自解死朱砂。

远向华阳去,言寻蔡少霞。

(0)

赠摘阮道士

下山何处去,语别老君前。

自背一张阮,远登三楚船。

夜程依岸芷,午饭对江莲。

若见知音了,归来定绝弦。

(0)

题莹讲主云林

闻说有云林,吟人未易吟。

无风常滃滃,不雨自阴阴。

宿鹤秋枝老,悬灯夜屋深。

虽于朝市远,僧住若为心。

(0)

只道今宵月出迟,云间不觉上多时。

夜深花影如清昼,何处山头一笛吹。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