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纵是金非愿得,田虽有石尚堪耕。
欲随秋雁荡中去,却向杜鹃啼处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首句“城纵是金非愿得”,以“金城”象征繁华与权势,但诗人并不渴望这样的生活,流露出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次句“田虽有石尚堪耕”,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即使土地贫瘠,也愿意辛勤耕耘,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劳动的尊重。
后两句“欲随秋雁荡中去,却向杜鹃啼处行”,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他想追随秋雁,穿越广阔天地,但最终选择走向杜鹃啼鸣的地方,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宁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
明徵君旧宅,陈后主题诗。
迹在人亡处,山空月满时。
宝瓶无破响,道树有低枝。
已是伤离客,仍逢靳尚祠。
安排常任性,偃卧晚开户。
樵客荷蓑归,向来春山雨。
残云虹未落,返景霞初吐。
时鸟鸣村墟,新泉绕林圃。
尧年尚恬泊,邻里成太古。
室迩人遂遥,相思怨芳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