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则长,喙则鸟。胆罢县,吴为沼。吴胆先,王胆后。
胆与矢,尝孰难。王兼尝,吴以歼。王若辛,孰肥甘。
肥哉甘哉突无烟。嗟嗟王将奈何。王遗黎,悲且歌。
这首诗《句践胆》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和讽刺手法,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勾践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先,“颈则长,喙则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勾践比作一只长颈的鸟,暗示他虽然外表看似高傲,但实质上却如同鸟一般脆弱,容易被他人所利用或攻击。
接着,“胆罢县,吴为沼”,这里“胆罢县”可能是指勾践在面对吴国威胁时的犹豫不决,而“吴为沼”则形象地描绘了吴国最终成为勾践野心的牺牲品,如同一个池塘被填满,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吴国的覆灭。
“吴胆先,王胆后”,进一步对比了吴国和勾践在决策上的差异,暗示了吴国的果断与勾践的迟疑,预示了两国命运的分野。
“人知之,谓王踵其报”,这句话揭示了人们对于勾践行为后果的预见,即他的犹豫和迟疑最终导致了吴国的灭亡,这与他后来的胜利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了人们对历史因果关系的思考。
“嗟嗟王将奈何。胆与矢,尝孰难”,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是勇敢地面对(如箭矢)还是谨慎地权衡(如胆量),哪个更难?这不仅是对勾践个人性格的反思,也是对所有领导者在关键时刻如何决策的普遍探讨。
“王兼尝,吴以歼”,这句话表明了勾践在经历了尝试与失败之后,最终成功击败了吴国,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王若辛,孰肥甘。肥哉甘哉突无烟”,这里通过食物的比喻,表达了勾践在取得胜利后的奢侈生活,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生活的背后隐藏着痛苦和牺牲,如同烟雾弥漫,看不见真正的代价。
最后,“嗟嗟王将奈何。王遗黎,悲且歌”,诗人以一种哀叹的语气结束了这首诗,既是对勾践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教训的警示,提醒人们在追求权力和胜利的同时,不应忘记背后的牺牲和代价。
整首诗通过对勾践这一历史人物的深刻剖析,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哲学思考,值得我们深入品味与反思。
阳燎修鸿报,斋居祓至诚。
还登八觚畤,亲用一元牲。
瑞月随黄屋,鲜云抱紫营。
天香浮玉帛,霄籁避咸英。
陟配文交举,来同福备成。
均休敷恺泽,冠朔让尊名。
喜动吹莩气,欢流浃宇声。
空参尧壤末,试颂泰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