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二十七》全文
- 注释
- 柔桑:形容桑叶质地柔软。
翠竹:青翠的竹子。
相倾倒:相互倾斜,形成美丽的景观。
细草:纤细的小草。
幽花:隐藏在深处的花朵。
自发明:自然地显现出来。
- 翻译
- 柔软的桑叶和翠绿的竹子相互倾斜,细微的草丛和幽静的花朵自然显现。
- 鉴赏
这两句话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富有画面感的描写,它们构成了一个静谧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首先,“柔桑翠竹相倾倒”一句,通过对软弱的桑树和挺拔的翠竹的形态对比,营造出一种动感与静态并存的意境。这里的“相倾倒”,不仅描绘了植物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也隐含着一种自然界生命体之间互相依偎、倾轧的情景,表现了一种生长中的柔弱和坚韧。
接着,“细草幽花自发明”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细碎的野草与隐藏在其中的幽静小花,不需外界的点缀,便自然而然地显露出它们的光彩。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也暗示着即便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生命力也依旧旺盛,美好的事物总会以它独特的方式展现。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描绘,传递了一种对生命力的赞颂,以及对自然界中生长与枯萎并存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书和苏轼过溪桥诗毕复成一首仍用其韵
摹帖无少似,仰山还隔邱。
书诗偶师意,望梧颇识秋。
一如米临唐,慑于真迹留。
一如董书杜,石浦怀深湫。
貌相非圣教,痕乃同钗头。
天瓶揭其义,眼巨言不浮。
而我此何为,哓辩劣与优。
迹藏作者三,亦共云烟流。
徒因付名山,聊记曾一游。
终非所当勤,当勤如舜忧。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