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得意(dé yì)的意思:感到自豪和满足,对自己的成就或优点感到骄傲。
规模(guī mó)的意思:规模指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范围。
河津(hé jīn)的意思:指过河或渡河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事情的关键或转折点。
恍疑(huǎng yí)的意思:形容心中疑惑不解,犹豫不决的状态。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垒石(lěi shí)的意思:指用石头堆积起来的城墙或围墙,比喻积累的基础或者一层一层的积累。
怜才(lián cái)的意思:怜才意为欣赏和珍惜人才。
弄梅(nòng méi)的意思:指用一种手法或方法去处理某件事情,结果却适得其反。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鹊驾(què jià)的意思:指巧妙地操纵局势或掌握主动权。
三弄(sān nòng)的意思:指一个人连续三次重复同样的错误或过失。
书人(shū rén)的意思:指读书人,有学问的人。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乌鹊(wū què)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聚集,互相交流、讨论的场所。
行古(xíng gǔ)的意思:指按照古代的规范或标准行事,追求古风古韵。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制作(zhì zuò)的意思:用心、细心地制作或安排事物
作新(zuò xīn)的意思:指改变旧的、陈旧的事物,创造出新的、有活力的事物。
桓伊笛(huán yī dí)的意思:桓伊笛是一个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的成语。它用来形容某人的才能如同桓伊笛一样,出类拔萃。
题柱客(tí zhù kè)的意思:指懂得识文断字、能够理解文化内涵的人。
- 鉴赏
这首《官桥秋笛》由明代诗人陈洸所作,通过对官桥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更迭。
首联“垒石为桥数百春,恍疑乌鹊驾河津”,以“垒石为桥”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桥梁的建造过程,历经数百年仍屹立不倒,仿佛乌鹊曾助其架设于河流之上,赋予了桥梁以神话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桥梁的古老与坚固。
颔联“尘中车马经行古,舆上规模制作新”,对比鲜明,一方面展现了过往岁月中,车马在桥上穿梭的繁忙景象,体现了桥梁作为交通要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通过“舆上规模制作新”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在设计与建造上不断进步与创新,体现了人类智慧的积累与传承。
颈联“得意共称题柱客,怜才谁识授书人”,借用了“题柱客”的典故,赞美那些在历史上留下足迹、成就功名的人物,同时表达了对那些能够识才、授业解惑之人的敬仰之情,强调了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尾联“清宵惟有桓伊笛,三弄梅花月下频”,以“桓伊笛”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桓伊是东晋时期的音乐家,此处借指夜晚只有笛声回荡,仿佛只有桓伊的笛声在月光下悠扬,既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洁。梅花作为冬日里唯一的花朵,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与笛声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画面。
整体而言,《官桥秋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跨越时空的历史画卷,不仅展现了桥梁的悠久历史与人文价值,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人才的尊崇,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