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印寺》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荒凉的寺庙景象。"曲径馀榛路"写出了小路蜿蜒,路边杂草丛生,显示出寺庙地处偏僻,人迹罕至。"穹碑剥藓痕"则进一步描绘了古碑上的苔藓痕迹,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空廊僧不住"表达了寺庙中的僧侣可能已经离去,空荡的长廊显得寂寥无人。最后一句"邻媪为开门"则出人意料,邻居老妇主动前来开门,这可能是对访客的欢迎,也暗示了寺庙与周边社区仍有联系,生活气息并未完全消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宝印寺的环境和氛围,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透露出一丝人间烟火气。杨慎的诗才在这样的细节描写中得到了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六日陪刘漳州溎煜登大顶峰观日因话旧游感赋二首即送其监税泉州·其二
昔我去国日,当君出守年。
浔阳九派水,牂牁万里天。
谁知廿载隔,共此一壑泉。
中间君诣阙,田盘少留连。
而我卧故邱,翠微梦如烟。
慈仁寺今烬,顾祠能独全。
因忆枣花卷,何时续墨缘?
顷登水云亭,望古风涛边。
三宿那免恋,酒阑逾缠绵。
欲从君人城,愁闻鼓填填。
今夕月有食,不如江上眠。
君行渡此江,我会杖孥前。
回看大顶石,有诗请留镌。
丁卯之岁予病甚陟甫约游鄮山阿育王寺一日晚坐山门外万念俱忘恍然若有以无得为得也别经廿载世变不可言感念不已因寄怀陟甫一首
僧堂晚出坐松根,梵寂钟残净客魂。
当日忘言两居士,只今牵梦一山门。
旧游回味真难再,末劫深临倘有存。
终拟入山寻宿约,塔前勤礼佛慈恩。
谒节庵师不遇感赋一首
烈士甘徇名,贪夫则徇财。
不谓俊及流,兼妙然蠡才。
寥翔忽下集,洽狎鸱无猜。
烈烈贞妇操,高筑怀清台。
古疾未有此,岂日非怪灾。
儒服捐一耻,维绝惊天摧。
凄其衡门下,商歌出荒莱。
曲肱无一饱,吐食盈琼瑰。
芒然群刺天,饥凤孤徘徊。
天寒竹实尽,凄我千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