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吴吴兴》
《赠吴吴兴》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一麾海日宾客几人存。

白首雏凤炎方听暮猿。

词人祭酒故事开元

葹草持相赠,湘累有一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宾客(bīn kè)的意思:指客人、宾馆等接待来访的人。

雏凤(chú fèng)的意思:形容年幼或不成熟的人或事物。

词人(cí rén)的意思:指善于作词的人,特指擅长写词的文学家或艺术家。

故事(gù shì)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2) (名)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构成]
偏正式:故(事
[例句]
故事情节。(作定语)

海日(hǎi rì)的意思:海洋中的太阳,比喻非常辽阔的海洋或者无边无际的事物。

祭酒(jì jiǔ)的意思:指担任宴会上祭祀神明的人,也指担任宴会上敬酒的人。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开元(kāi yuán)的意思:开始,创立

湘累(xiāng lèi)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

炎方(yán fāng)的意思:炎方是指火热的地方,也可引申为形势严峻、局势火爆的地方。

一麾(yī huī)的意思:一声号令、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即可使一群人齐心协力。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赠吴吴兴》。诗中以“一麾江海日”开篇,描绘了吴吴兴在江海之日的官职与地位,随后通过“宾客几人存”表达了对吴吴兴身边陪伴之人的感慨。接着,“白首携雏凤,炎方听暮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吴吴兴年老时携子同行的温馨画面,另一方面则通过“炎方听暮猿”暗示了南方炎热之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词人推祭酒,故事问开元”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吴吴兴在文坛的地位和学识,将他比作古代文人中的佼佼者,同时通过询问“开元”之事,暗示了他对历史文化的深厚兴趣和研究。最后,“葹草持相赠,湘累有一孙”以自然界的葹草作为赠礼,象征着友谊的纯洁与长久,同时也暗含了对吴吴兴后辈的期许,希望他能像屈原一样,成为一代杰出人物。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历史文化的追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秋江霁望

高秋偏入望,霁景倍关情。

落木满江水,离人怀渭城。

山高孤戍断,野极暮天平。

渔父时相问,羞真道姓名。

(0)

谢赐珍珠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0)

华山南望春

灵岳多异状,巉巉出虚空。

闲云恋岩壑,起灭苍翠中。

皓气澄野水,神光秘琼宫。

鹤巢前林雪,瀑落满涧风。

春尽花未发,川回路难穷。

何因著山屐,鹿迹寻羊公。

(0)

赋得失群鹤

杳杳冲天鹤,风排势暂违。

有心长自负,无伴可相依。

万里宁辞远,三山讵忆归。

但令毛羽在,何处不翻飞。

(0)

留别崔浣秀才昆仲

汶阳离思水无穷,去住情深梦寐中。

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

川分远岳秋光静,云尽遥天霁色空。

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0)

春女行

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

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

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

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

目极千馀里,悠悠春江水。

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

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风起。

娇爱犹未终,悲凉从此始。

忆昔楚王宫,玉楼妆粉红。

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

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

寄言桃李容,胡为闺閤重。

但看楚王墓,唯有数株松。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