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空来断续,随月散凄锵。
物静知声远,寒轻觉夜长。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建章(jiàn zhāng)的意思:建立章法,制定条例。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鹭行(lù xíng)的意思:形容鹭鸟飞行的轻盈和优美。
凄锵(qī qiā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悲凉而有力,充满悲壮之情。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审时(shěn shí)的意思:审时意为观察时势、判断时机,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做出适应的决策或行动。
曙色(shǔ sè)的意思:指天快要亮的时候的微光,比喻希望的曙光或事物即将好转的迹象。
仙署(xiān shǔ)的意思:指高深莫测的官署或机构。
星郎(xīng láng)的意思:指天上的星星和月亮。
玉漏(yù lòu)的意思:指美女的脖子,也用来形容美女的颈项。
鸳鹭(yuān lù)的意思:鸳鹭是指鸳鸯和白鹭两种鸟的组合,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相互依偎、亲密无间的关系。
直夜(zhí yè)的意思:直接过夜,指连夜不休息地进行某项工作或活动。
尚书省(shàng shū shěng)的意思:尚书省是中国古代官府机构的名称,也用于比喻高官显贵的地位。
鸳鹭行(yuān lù xíng)的意思:形容夫妻相亲相爱,步调一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尚书郎在夜晚听闻春漏的声音,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意境。
“地即尚书省,人惟鸳鹭行。”开篇便以尚书省为背景,人们在这里行走,其间鸳鹭穿梭,营造出一种既庄严又生动的景象。
“审时传玉漏,直夜递星郎。”诗人细致地观察着时间流逝,通过玉漏计时,这个过程延绵至深夜,每一次星辰的变换都伴随着尚书郎的巡视。
“历历闻仙署,泠泠出建章。”这里的“仙署”可能指代某种神秘或美好的官署,而“建章”则是文书的名称,这两者的结合让人联想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官方文献。
“自空来断续,随月散凄锵。”诗人的心境似乎随着夜晚的寂静和月光的流转而起伏,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和淡淡的忧伤。
“物静知声远,寒轻觉夜长。”在万籁无声中,诗人感受到声音的遥远,而这种清冷的夜晚让时间仿佛变得更为漫长。
“听馀残月落,曙色满东方。”诗篇以此句收尾,通过对残月和曙光变化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日出而作、夜宿而息自然规律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对新生事物的期待。
整首诗运用了许多典故,如“玉漏”、“星郎”等,这些元素增加了诗歌的丰富性和历史感。同时,通过对时间流逝、月光变化以及自然界声音的细腻描写,诗人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世界融合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而又不失沉稳的艺术境界。
早发黎城县,一水横其前。
其涘立行人,相聚声喧喧。
我问今何之,欲渡无所缘。
县官欲安桥,漂流随奔湍。
邑人议舟航,沙浅胶其船。
几人徒涉之,激射若洄涟。
相望无百步,艰险如登天。
我观古圣人,舟楫用济川。
杠梁有国政,使民无病褰。
圣人知有穷,而况私智焉。
退居待水落,王事匪可延。
扶掖一济之,河伯诚所怜。
作诗识吾喜,书之山石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