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向 竹 吟 唐 /黄 山 隐 积 尘 为 太 山 ,掬 水 成 东 海 。富 贵 有 时 乖 ,希 夷 无 日 改 。绛 节 出 崆 峒 ,霓 衣 发 光 彩 。古 者 有 七 贤 ,六 个 今 何 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发光(fā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闪耀,也比喻才华出众或事物显著突出。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古者(gǔ zhě)的意思:指古代的人,古代的事物,也可指古代的人物、文化、风俗等。
光彩(guāng cǎi)的意思:形容光辉、荣耀、美丽等光彩夺目。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积尘(jī chén)的意思:指物品长时间不使用或放置而积聚灰尘,比喻长时间不活动而显得落后或废弃。
绛节(jiàng jié)的意思:保守秘密或守身如玉的品质
崆峒(kōng tóng)的意思:指高山的形容词。
霓衣(ní yī)的意思:美丽的衣裳或华丽的外表。
七贤(qī xiá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七位有道德修养、品德高尚的贤人。
时乖(shí guāi)的意思:形容时机不合适或时势不顺利。
太山(tài shān)的意思:指形容人或事物的声势浩大、威力巨大,不可轻视。
无日(wú rì)的意思:没有一天;每天都
希夷(xī yí)的意思:希望和悲伤共存,既希望又忧愁。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 注释
- 积尘:积累的尘土。
太山:泰山,比喻高大或积累之多。
掬水:捧水。
东海:东海,象征广大或深远。
乖:不顺,违背。
希夷:指超脱世俗,形容心境平和。
无日改:永远不会改变。
绛节:红色的符节,古代官员的标志。
崆峒:古代神话中的仙山。
霓衣:五彩斑斓的衣服。
七贤:古代的贤明人士。
今何在:现在还有谁在呢。
- 翻译
- 把尘土堆积起来能成为泰山,捧起一捧水就能汇成东海。
富贵有时会与人作对,超脱自然的平静却永不改变。
红色的符节从崆峒山中显现,五彩霓裳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古代有七位贤人,如今还有几位在呢?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向竹吟》,出自唐代诗人黄山隐之手。诗中以壮丽的想象开篇,"积尘为太山,掬水成东海" 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胸襟与想象力,太山与东海皆为自然界中的巨大存在,被赋予了人类力量的象征意义,彰显了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
继而转入"富贵有时乖,希夷无日改",此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乖"字含有偏离、不久之意,而"希夷"则指难以改变的事实,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与命运多舛的深刻体会。
接着,"绛节出崆峒,霓衣发光彩",这两句描写了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情境。"绛节"应指仙界之物,而"崆峒"则是传说中的仙山;"霓衣"意指仙衣,其光彩流溢,皆为超凡脱俗的象征。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脱离尘世、达到了另一层次精神境界的情状。
最后,“古者有七贤,六个今何在”,这里所提及的"七贤",多指古代的高士或隐逸,而非特定的人物。诗人通过这样的问询,表达了对古人清高脱俗之风的怀念以及对于现世无此等人物的感慨。
整首诗以其宏大想象与深邃情感,在唐代众多诗篇中独树一帜,其意境之远大、想象力之丰富,均为读者所称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南怨
江南怨,生男远游生女贱。
十三画得蛾眉成,十五新妆识郎面。
识郎一面思犹浅,千金买官游不转。
侬家水田跨州县,大船小船过淮甸。
买官未得不肯归,不惜韶华去如箭。
杨花扑檐飞语燕,疏雨梧桐闭深院,人生无如江南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