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贫无属道,多病数求方。
如何帝未梦,吟苦顶铺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读书人在秋天的生活状态。开篇“高卧白云乡,崖泉对阁凉”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清幽与孤寂,白云如席,山涧清泉相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为伴的意境。接着“守贫无属道,多病数求方”两句,表达了诗人生活上的拮据和身体上的不适,但仍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不去追逐世俗的富贵。
中间四句“耕犊惊雷毙,寒芜入圃荒。如何帝未梦,吟苦顶铺霜”,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的艰辛与困顿的抒发。春耕时节,因雷声而惊吓耕牛,反映出农事的艰难;寒冷中杂草丛生,园圃荒芜,显示了生产力度的低下和自然环境的恶劣。而“如何帝未梦”一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统治者的不满或无奈,他们对民间疾苦视而不见;最后“吟苦顶铺霜”,则是诗人在严寒中坚持着自己的文学创作,通过吟咏来抒发内心的痛苦和不屈。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社会、对统治者的批判态度,表现出诗人坚守精神独立性格的同时,对外部世界持有一份冷静和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