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毗陵道中》
《毗陵道中》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七月陵道扁舟触暑来。

湿萤收淡月,水蚋隐残雷。

山入梁溪秀,江环震泽回。

西征憔悴客,毛羽摧颓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触暑(chù shǔ)的意思:触动炎热的夏天。

摧颓(cuī tuí)的意思:摧毁、毁灭、使破败

淡月(dàn yuè)的意思:指月亮昏暗无光,不明亮的月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不够明亮,没有光泽。

陵道(líng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显贵的墓道,也用来比喻权势显赫的人或权力的象征。

毛羽(máo yǔ)的意思:指微小的事物或细微的差别。

毗陵(pí líng)的意思:指非常接近或相当,毗邻。

七月(qī yuè)的意思:指夏天的七月,也可泛指夏季。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震泽(zhèn zé)的意思:震动湖泽,使其波涛翻滚。比喻有声望、有威势,使人敬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七月在毗陵道上乘舟旅行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

首联“七月毗陵道,扁舟触暑来”,开篇点明时间与地点,七月正是炎夏时节,诗人乘坐小舟,穿越毗陵道,面对酷暑,展现出旅途的艰辛与不畏艰难的精神。

颔联“湿萤收淡月,水蚋隐残雷”,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湿漉漉的萤火虫在淡淡的月光下闪烁,仿佛是夜色中微弱的希望之光;而远处的雷声已渐渐隐去,只有水面上的蚊蚋在低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颈联“山入梁溪秀,江环震泽回”,转而描写沿途的山水风光。山峦倒映在梁溪水中,显得格外秀丽;而江水环绕着震泽,波光粼粼,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之美。

尾联“西征憔悴客,毛羽日摧颓”,诗人将自己比作“西征”的憔悴之客,表达了旅途中的疲惫与内心的孤独。随着日子的流逝,他的精神状态日益衰败,暗示了人生旅途的不易与内心的挣扎。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我命运的反思,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特有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还自凤城寄谢潘孺文太学

胜赏烦相命,高轩枉再过。

君应怜意气,予自笑磋砣。

旅馆蒹葭思,青灯杕杜歌。

不辞课僮仆,长为剪藤萝。

(0)

西山道中

山光如爱客,历历送轮蹄。

近野黄埃散,遥空翠浪齐。

路移峰欲似,径转日初西。

未暇谋登陟,毋云句可携。

(0)

晚泊庄步

颇觉维舟惯,翻怜旅泊新。

若为催跋履,空复向风尘。

时序惊遥汉,关河近北辰。

乡心兼客思,凄绝可谁论。

(0)

题湛文简公书院兼怀如珩亲家

江门振绝学,文简绍微言。

风范师百世,遗泽在都门。

后进欣所托,俎豆久弥敦。

繄昔明盛日,儒耆侍天阍。

公馀迪来者,讲席至今存。

仰止访遗迹,披寻遍丘樊。

矧兹京国游,彷佛觌槃墩。

行迈愧弱植,何当嗣渊源。

徘徊读书处,南望忆闻孙。

(0)

古别离

紫燕去若飞,君今竟何之。

妾返红闺中,从今夜夜思。

(0)

歌者文鸾曾为岑公子使免于难岑心感之与予别二十年江村重遇索予昼扇因援笔以慰之

曾排公子难,会是美人恩。

偏馀歌舞意,潇洒叩柴门。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