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村童(cūn tóng)的意思:指农村中的孩子,也可比喻为天真无邪、纯真无邪的人。
分两(fēn liǎng)的意思:分开为两部分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何待(hé dài)的意思:表示不必再等待或迟疑,应立即行动。
鸡黍(jī shǔ)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士兵们身处险境,食物匮乏,只能吃鸡和黍米,形容极度贫困。
两部(liǎng bù)的意思:指两个部门或两个团体之间的互相配合,相互依存。
牛饮(niú yìn)的意思:形容喝酒时豪爽、大口大口地喝。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社日(shè rì)的意思:社日指的是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称为“立夏”,表示夏季开始。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乡村秋日的热闹景象。首句“村童挝破鼓”,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在秋日里敲打鼓乐的场景,充满了童真与欢愉。接着,“野老祝丰年”一句,将画面转向了年长者对丰收的祈愿,体现了乡村社会中老少共庆的和谐氛围。
“社日陈鸡黍”描绘了祭祀土地神的场景,鸡黍是常见的祭品,象征着对土地和自然的感恩之情。“秋声杂应田”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田野的生机与忙碌,稻谷的生长声、农人的劳作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蜗喧分两部,牛饮快三千”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蜗牛和牛的形象融入到场景中,蜗牛似乎在为农事忙碌而喧闹,牛则悠闲地饮水,数量之多,暗示了农忙时节的繁忙与丰收的前景。
最后,“何待渔阳弄,山花上鬓先”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即使未等到渔阳的音乐响起,山间的花朵已先映照在人们的鬓发上,预示着丰收与喜悦的到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丰收的喜悦,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