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对谁共言,翻使双眉锁。
一别两萧条,知君应似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书斋中,周围被竹树的阴影所环绕,微风与月光交织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的“凉夜寂无眠”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心境,夜晚的凉意与内心的孤寂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竹树暗影流,风月今宵颇”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略带神秘的环境,竹树的影子在夜风中流动,仿佛是时间的痕迹,而风与月则成为了夜晚的见证者,它们的存在让这个夜晚显得更加不平凡。
“静对谁共言,翻使双眉锁”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面对如此静谧的夜晚,诗人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让他眉头紧锁,无法释怀。这种孤独感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深入到了心灵深处,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
最后,“一别两萧条,知君应似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虽然两人相隔两地,各自经历着生活的艰辛与孤独,但彼此的心境却是相通的。这句话不仅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共同命运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孤独而深情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思与情感的共鸣。
连朝风雨泥泞深,幽人不见心沈沈。
想应斋居有馀暇,坐披卷籍穷古今。
过眼澜翻五车熟,却喜床头新酒绿。
开樽劝饮是何人,好似颜家小银鹿。
载歌载酌三杯馀,新诗百首皆亲书。
封题寄我意何厚,恍如十二珊瑚株。
欣然便欲驰车马,走送诗坛共誇诧。
出门未定复入门,无柰长空雨飞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