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虽资一腹,贪不近千金。
更爱双桐好,曾非恶木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炼丹井的静谧与深邃,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丹成人已去,泉在月空沉”,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丹成象征着修炼或追求的成果,然而人已离去,留下的是那深藏于地下的清泉,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深邃。这里不仅描绘了物理空间的静寂,也隐喻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哲理。
颔联“轻举非吾事,泓澄似客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自言并非追求轻盈飞升之人,而是内心如这泓澄之水般平静深邃。这里的“轻举”与“泓澄”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指向超脱世俗的追求,后者则代表内心的平和与深沉。诗人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与追求。
颈联“饮虽资一腹,贪不近千金”,继续探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诗人认为,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即可,不应过度贪婪。这一联既是对个人生活的态度,也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朴素的生活哲学和道德观念。
尾联“更爱双桐好,曾非恶木阴”,以双桐之美衬托出环境的宜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喜爱。这里的“双桐”不仅指具体的树木,也可能象征着和谐、美好的事物。诗人通过赞美双桐,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炼丹井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斯人落落,此地閒閒,于焉以息。
焉用文之,篱槿檐萝聊葺。
四壁尽虚胠箧望,一溪恰类浮家宅。
但无山,且凭空意设,眼前突兀。
笑豆叶、瓜花满处,尚有閒窗,摊书置弈。
陋署新名,谷口愚仍旧额。
废圃蝶嫌寒不到,窄门鹤幸孤能立。
爱新来,清意味,却因贫得。
颈骨崚嶒,从不解、移头换面。
长只学、枯蝉吸露,疲驴龁荐。
梦里寻仙随意遇,醉中说鬼凭空撰。
纵呼牛、呼马亦佳名,由人便。看不及,脩罗战。
赴不及,瑶池宴。更花枯到笔,尘灾及砚。
閒则吹箫游酒肆,病惟持钵依歌院。
有知音、红粉念余贫,贻双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