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千山寄诸子五首·其四》
《千山寄诸子五首·其四》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千峰残雪挂松杉,月下孤僧经一函。

何必浮山便好病躯今已委寒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好(biàn hǎo)的意思:便利,方便。

病躯(bìng qū)的意思:指人身体不好,病重的状态。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浮山(fú shān)的意思:比喻言行轻浮、不踏实。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释函可对自然与禅意的独特感悟。

首句“千峰残雪挂松杉”,以“千峰”展现山峦之广袤,“残雪”则暗示季节的更替,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冷寂之美。“挂松杉”则将静态的景物赋予动态感,仿佛雪与松杉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互动,营造出一种静中有动的和谐氛围。

次句“月下孤僧经一函”,将画面聚焦于一位孤独的僧人,他正于月光下诵读佛经。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也借由“孤”字强调了僧人的独立与超脱,以及与世隔绝的修行状态。月光作为背景,既照亮了僧人的身影,也为其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

后两句“何必浮山归便好,病躯今已委寒岩”,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对自然的深深依恋。前一句中的“浮山”与首句的“千峰”相呼应,象征着追求与向往,但诗人却认为,无需远行至“浮山”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后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病躯”,但他并未因此感到沮丧,反而将自己“委”于“寒岩”,即安放于自然之中,享受着与山石、雪松为伴的简单生活。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雪景与僧人夜读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超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游仙六章赠陈鍊师·其二

昨夜曾过玉女家,满身环佩带烟霞。

归时更按游仙曲,醉踏层峰弄月华。

(0)

再送秉器·其一

川原花落雨初收,二月微寒似暮秋。

把酒不成今日醉,明朝相忆隔昭丘。

(0)

綵燕二首·其二

貌得乌衣族,春纤点艳妆。

时随步摇影,行坐共韶光。

(0)

烂溪二首·其二

我家烂溪边,出门即溪水。

秋来溪水深,处处菱歌起。

(0)

询李惟寅太保

已就通侯第,新辞上将坛。

不知门下士,若个是任安。

(0)

舟中七夕

碧汉淹灵驾,神仙渡鹊桥。

如何江上客,空对可怜宵。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